比特幣行情 比特幣行情
Ctrl+D 比特幣行情
ads
首頁 > 幣贏 > Info

EFI:盤點了十幾個流動性挖礦項目,我們發現了這些趨勢和挑戰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這份流動性挖礦項目全集之外,我們還為你梳理了它的起源、趨勢和挑戰。

撰文:潘致雄

加密貨幣項目代幣的分發方式,是整個項目生態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能設計一套合理的代幣經濟模型,激勵系統內的各種利益相關者,對項目發展而言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于目前熱門的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的項目而言,都在探索一套既能「激勵用戶參與」,又能「推進平臺迭代」的代幣分發方式。國內社區將這些代幣分發方式稱之為「挖礦」,不過項目方會為自己的代幣分發方式賦予特殊的名稱,比如「質押空投」、「獎勵」、「流動性挖礦」等,但本質是類似的。

流動性挖礦直接帶動了DeFi協議的飛速發展,參考DeBank數據,在Compound上線借貸即挖礦這個里程碑事件之后,所有DeFi協議的資產鎖定量從原來的11億美元增長到最高26億美元,而借貸市場中,Compound的市場占有率從10%直接提升到80%。

除了激勵供給方資產鎖定量的增長之外,還帶動了需求方的增長。以去中心化交易協議Balancer為例,自6月推出流動性挖礦后,交易量增長顯著。而且值得注意的是,Balancer的交易方是沒有額外挖礦收入的,所以這些交易量不是因為激勵才產生的。

與Staking的區別

這類「挖礦」機制,甚至有點像是去年的熱門概念Staking,雖然都是具有金融屬性的服務,不過還是存在一些差異:

Staking一般是指基于公鏈原生代幣的,而且通常不需要暴露智能合約安全風險。Staking通常是用代幣質押換得另一種相同的代幣,而流動性「挖礦」機制,是通過其他行為獲得項目的代幣,比如交易、抵押資產、報價等。而近幾個月,宣布采用流動性挖礦機制的項目迅速增加,吸引了國內外加密貨幣交易者、投機者及愛好者的廣泛關注,成為了當下業內最熱門的話題。

Cobo 鏈上安全團隊盤點分析 1 月區塊鏈安全事件:2月17日消息,Cobo安全研究團隊近日盤點并解析了 1 月發生的典型區塊鏈安全事件,對跨鏈橋、智能合約、錢包等多種類型的真實攻擊案例和漏洞進行了技術解讀,并為普通用戶規避區塊鏈中的安全風險提供了一些建議。建議普通用戶及時撤銷無限授權、留意未審計項目風險等。

Cobo 區塊鏈安全研究團隊成員來自知名安全實驗室,有多年網絡安全與漏洞挖掘經驗,曾協助谷歌 、微軟處理高危漏洞。團隊目前重點關注智能合約安全、DeFi 安全等方面 ,研究并分享前沿區塊鏈安全技術。[2022/2/17 9:57:31]

來源:《共生或寄生?理解指數增長的DeFi放貸與交易所協議關系》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532735677273.htm

有意思的是,海外社區將流動性挖礦的概念又統稱為「YieldFarming」,挖礦者被稱為Farmer。Yield可以翻譯為「產出」、「利潤」,而Farming在這里或許又對應著與Mining類似的含義。

流動性挖礦誕生的契機

很多DeFi協議在過去兩年的發展過程中,關于是否需要發行代幣、代幣的分發方式、代幣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激勵實現整個協議流動性的初始化和規模化的探索從未停止。

去中心化交易協議Uniswap在2018年末正式推出,該協議讓參與者可在交易中獲得手續費分成,但是分發的是以底層資產計價的交易費,未發行協議原生代幣。而另一個問題是,Uniswap基于AMM模式,投入資產的用戶可能并不能獲得實際收益,特別是當資產價格波動較大的時候。Uniswap的半只腳踩進了流動性挖礦模式,但就差那么一點點。

“漢語盤點2021”活動正式啟動:虛擬貨幣、元宇宙入圍年度推薦字詞:金色財經報道,11月19日,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1”啟動儀式在商務印書館舉行。啟動儀式上,主辦方推出“專家版本”和“大數據版本”的年度推薦字詞,其中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通過監測語料庫推薦的國際詞有氣候峰會、東京奧運會、塔利班、德爾塔、虛擬貨幣,清華大學教授沈陽作為“漢語盤點”活動的評議專家,推薦了“治、離、元宇宙、碳中和”等年度字詞。12月20日,“漢語盤點2021”揭曉儀式將揭開年度字詞的面紗。[2021/11/20 7:00:36]

今年初,DeFi借貸協議Compound完成了臨門一腳,為業內探索出了一套「最小化」的流動性挖礦方案,該模式后來被大多數采用流動性挖礦的項目采用作為基礎:將代幣獎勵給協議的實際使用者,這將激勵更多用戶參與,而代幣的作用是參與項目治理。

以上這些關鍵節點可能是流動性挖礦機制逐步誕生的理由和過程。

正因為DeFi協議的特點是無需許可、開源、無專利,而且代幣分發的邏輯、代幣的作用也是公開的,這也就意味著,每當有一個項目探索出新模式,其他DeFi項目很容易跟上,然后根據各自項目本身的業務不同,設計出定制化的「挖礦」方案。

以下匯總的十幾個項目,是近期正在開展和即將開展流動性挖礦的熱門項目:

如果沒有流動性挖礦,DeFi能提供什么價值?

如果將多數流動性挖礦項目的業務邏輯進行抽象,DeFi協議提供的價值是通過智能合約的方式撮合了流動性的供給方和需求方,并重新分配收益組成,業務流程類似于:

動態 | 封面盤點2019十大酷科技 區塊鏈上榜:1月5日,由封面新聞最新盤點的2019十大酷科技出爐,其中包括區塊鏈,代表企業:支付寶。過去一年,支付寶區塊鏈技術落地超過40多個場景,也從不同的場景給用戶帶來便利和安全。據公開信息顯示,支付寶與阿里巴巴已經蟬聯兩年全球區塊鏈技術專利申請量最多的互聯網公司,其在共識機制、智能合約、可信計算、隱私保護、跨鏈交互上都取得了突破。[2020/1/6]

比如:

借貸市場Compound撮合了借貸的雙方;預言機NEST和Tellor撮合了價格來源和數據需求方;資產跨鏈協議tBTC撮合了提供托管服務的供給方和資產跨鏈需求方;去中心化交易協議Balancer、Curve、MCDEX撮合了交易者和流動性提供方。當然,以上只是普遍的流程,而項目在具體的實現過程中可能會對挖礦流程有很多定制化,以激勵特定的用戶行為,比如Compound會將治理代幣獎勵給需求方,但其他項目并不一定會。

為何要加上流動性挖礦

上述的業務邏輯可以確保項目在沒有設置「流動性挖礦」機制的前提下,協議本身可以正常的運作并從中賺取收入,以進一步迭代產品的開發。

但是因為部分DeFi協議需要初始化流動性,才可能提供資金體量更大的服務,所以「挖礦」機制正好充當了這個角色,將協議未來潛在的收益,分配給早期的流動性提供方。

用戶在「挖」出了這些代幣后,可以選擇立即拋售增加自己的短期收益,也可以持有代幣,將自己的長期利益與項目綁定在一起,與開發者、投資人共同參與協議的治理,成為項目方社區的一份子。

動態 | 澳媒盤點12國加密貨幣稅制 日本稅率最高:7月23日,澳大利亞加密貨幣媒體Mickey發文盤點各國加密貨幣稅制,并指出日本加密貨幣稅率非常高。根據2017年4月實行的資金結算法修訂版,加密貨幣交易所產生的利益所得劃分為雜項收入,所得稅最高可達45%,作為伴隨著損失的交易市場稅率來說非常高。此外,該媒體列舉了以下幾個國家的加密貨幣稅制:1、德國:加密貨幣交易免除附加稅,持續保有加密貨幣一年以上可免除轉讓所得稅。全部歐洲市民向德國轉移資產時可免除轉移稅。2、新加坡:長期投資加密貨幣的企業和個人免除轉讓所得稅。3、葡萄牙:不像加密貨幣征收附加稅和所得稅,但企業通過加密貨幣交易所得的收益需要課稅。4、馬耳他:加密貨幣的日交易作為法人稅征收稅金,但個人投資者購買和擁有加密貨幣不用繳納稅金。5、馬來西亞:不需要繳納轉讓所得稅。6、白俄羅斯:對加密貨幣挖礦和對加密貨幣的投資不征收稅金。7、瑞士:對專業投資者的加密貨幣交易征收法人稅,挖礦被視為個人營業收入,但個人投資者的投資及交易不需繳納轉讓所得稅。8、加密貨幣被認為是資產,納稅方式和股票一樣;如果購買加密貨幣并保留一年以上,根據收入水平征收0%至20%的稅金。9、澳大利亞:當所有交易均被視為轉讓收入,并且兌換為澳元時要求保留所有準確的交易記錄;如果進行加密貨幣投資獲得的利潤,就要交納與個人所得稅相同速率的稅金。但如果持有1年以上的加密貨幣,將減免50%的稅金。10、以色列和瑞典:如果納稅人不能證明他們購買的加密貨幣的購買額,將會征收百分之百的稅金。[2019/7/23]

對于流動性提供方這類用戶而言,DeFi協議「挖礦」的本質是:利用資產的時間價值,換取短期或長期收益,并承擔潛在的風險,包括智能合約、系統性、連帶風險等。

2017年盤點 納斯達克五個漲幅超過200%的比特幣相關股票:1、Overstock.com(納斯達克股票代碼OSTK),漲幅214%;2、迅雷(納斯達克股票代碼XNET),漲幅310%;3、Bitcoin Investment Turst(納斯達克股票代碼GBTC),漲幅1167%;4、First Bitcoin Capital Corp(納斯達克股票代碼BITCF),漲幅1624%;5、Bitcoin Services Co.(納斯達克股票代碼BTSC),漲幅19275%。[2017/12/19]

對于需求方而言,DeFi協議「挖礦」機制在幫助提升流動性之后,也就可以執行更大規模的金融業務。

對于DeFi協議自身而言,「挖礦」可以吸引更多用戶參與到協議的使用中,還可以將決定平臺未來發展的治理權限分配給實際的參與者,而不僅僅是投資人或開發者。

對于其他尚未關注到DeFi生態的加密貨幣用戶而言,此次的流動性挖礦算是一次大范圍的「廣告」,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肯定為DeFi生態貢獻了不少新鮮血液。

與CeFi的區別

有人將這些流動性挖礦的項目類比兩年前Fcoin交易所推出的「交易即挖礦」方案,認為這兩者沒有本質區別。不過從風險角度來說其實不一樣,對于DeFi項目而言,所有數據都是公開在鏈上的,所有業務邏輯都是由智能合約執行的。

所以,DeFi協議的流動性供給方不需要將資產托管給某個機構或者個人,而是托管在智能合約之中。雖然這其中存在著智能合約安全風險或者系統性風險,但至少有審計機構可以減少安全風險,更重要的是,沒有人可以挪用用戶的資產。而Fcoin交易所的交易數據和鏈上托管資產是完全獨立的兩個賬本,存在挪用的可能性,而且很容易。

所以如果將去中心化的鏈上服務與中心化需要資產托管的服務進行對比,存在這些區別:

聯合挖礦是趨勢,但風險成倍增長

DeFi還有一個「可組合性」的特點,不同協議之間可以互相組合或嵌套。基于這個優勢,部分項目開啟了「聯合挖礦」活動,用戶參與后可以進一步增加收益。

參與者可以通過投入部分特定的資金池,獲得多個協議的獎勵,比如Synthetix、Curve和REN就發起了類似的活動。Synthetix也是在這次流動性挖礦活動中最會玩的一個,他們的挖礦機制具有特殊性,但除此之外,他們還會獎勵使用Synthetix協議的用戶,所以經常與第三方的協議聯合,激勵Synthetix相關資產和協議的流動性。

不過需要注意因此會帶來額外的安全風險。由于這類聯合挖礦牽扯到多類資產和多個協議,所以如果標的資產脫錨,或其中某個協議被黑客攻擊,都有可能會連累到參與相關聯合挖礦的所有用戶。

仍處于早期階段

雖然流動性挖礦概念有著不錯的市場影響力,并促進了DeFi生態的快速發展,但從目前挖礦的進度來看,仍處于很早期的階段。

除了NEST、Tellor和Synthetix這幾個項目之外,其他項目的挖礦進度不到2%,還有接近一半的新項目還沒開始挖礦,只是公開了部分細節。所以項目代幣的流通量還比較小,代幣的價格也更容易被影響或操縱。

另外,對于多數選擇了治理代幣模式的項目來說,目前對于治理的探索還沒有展開拳腳,涉及的變更項還比較有限,很多人會期待看到帶有分紅或者回購銷毀機制的治理提案盡早被提上議程。

質疑和挑戰:透明度、代幣作用、安全

在流動性挖礦概念出現后,社區也傳來不少質疑的聲音,有部分觀點認為,流動性挖礦項目的問題包括:代幣整體分配模式不透明、代幣用途存疑和安全風控跟不上流動性的增長。

DeFi的一大特點是開源和透明,所以挖礦機制也需要非常透明,畢竟這是寫在智能合約中的邏輯。另外,項目在早期開發階段中,會引入風投的資本,后續會按照股權或者代幣的形式分發給投資機構,通常會鎖定一段時間或者按階段解鎖流通。

而部分項目沒有很好的公開投資機構的解鎖細節,這可能會帶來項目流通量不清晰的問題,投資者也不清楚未來哪個時間點會解鎖大量代幣引起幣價波動。當然,這個問題主要影響的是代幣購買者,而對于普通的挖礦參與者而言影響更小一些,因為這只影響了挖礦的投資收益,沒有帶來額外的風險。

另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是代幣的用途,以及代幣如何捕獲項目的實際價值和收益。由于大多數項目采用了治理代幣模式,所以對于理性的投資者而言,是很難對項目進行合理估值的。

雖然治理過程的確是可以幫助項目往更優的方向發展,但是項目的規模以及相關收入都和代幣沒有直接關聯。這可能是因為項目還處于早期階段,需要的是規模和用戶數量的提升,而收入和分紅則是未來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而且,僅含有投票權的治理代幣設計,其實算是一個具有擴展性的最小化代幣方案。它的權限只能用來投票,但可擴展性又很好,以后可以通過治理為項目增加分紅之類的機制。

最后一個才是更關鍵的問題,如何持續維護協議的安全。像Uniswap、Compound、Maker這些運行了超過1年的DeFi協議而言,前期的流動性增長相對比較緩慢,隨著協議更大規模的采用,智能合約的安全漏洞問題會逐漸減少。

而利用流動性挖礦機制的新項目,得到了這波紅利,協議內托管的資產也迅速增長,遠超自然增長的速度。不過因為這些新項目的安全和風控機制沒有經過時間的檢驗,發生安全事故概率更大。這可能意味著,用戶獲得的收益和需要承擔的風險不對等。

有些項目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在思考互助保險或者托底的方案。比如有越來越多的DeFi協議支持鏈上互助保險NexusMutual的智能合約保險服務,而項目方也可以通過治理代幣進行融資,以填補損失所帶來的虧空。

也有持觀望態度的項目

還有不少著名DeFi項目尚未支持流動性挖礦,比如Uniswap、Maker、dYdX等,當然他們也有各自的特殊情況,比如Uniswap一直沒有原生代幣,而Maker的治理代幣是通過募資后就分發了,沒有留下可以挖礦的部分。

這些項目需要擔心的是,由于以太坊鏈上的資產總量是恒定的,在增量用戶有限的前提下,存量用戶的資金總量是有上限的,也就是存量博弈。如果用戶被支持流動性挖礦項目的收益吸引將資產鎖定在其協議中,勢必會影響未支持流動性挖礦的項目。

Kyber鎖倉量數據

從數據上看,Maker、Uniswap、dYdX、Bancor、Kyber這幾個項目的鎖倉量數據雖然還保持著增長,但增長速度比較穩定,也沒有因為流動性挖礦事件獲得額外的影響或增長。

總結

從整體來看,流動性挖礦是一套值得關注的方案,特別是對于需要初始化流動性才可以運行的DeFi項目而言。不過DeFi項目本身到底有沒有用、有沒有解決問題、有沒有為用戶提供價值,就需要評估項目本身的業務邏輯和商業模式了,與是不是采用了流動性挖礦沒有直接關系。

目前這套機制還處于比較早期的狀態,很多試驗還沒進行,很多項目還沒加入,代幣還沒廣泛流通。治理代幣賦予了項目極大的可擴展性,隨著項目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找到適合項目本身業務的價值捕獲手段。

而對于想嘗試流動性挖礦的用戶而言,最重要的事,是先評估風險與收益,特別是風險的部分,這也是早期階段不得不承受的「生長痛」。

Tags:EFIDEFDEFI加密貨幣defi communityDefPace去中心化金融defi什么意思加密貨幣行情走勢

幣贏
比特幣:凌姍說幣:7.17比特幣,以太坊凌晨行情分析,空頭情緒升高

投資生涯,每個人都會有陷入迷茫的時候,既然你有幸了解了投資的魅力,就不要輕易放棄,哪怕只是用最小的成本去嘗試,獲得收獲的往往是堅持到最后的人.

1900/1/1 0:00:00
GAT:Gate.io雙周報2020年7月第1期

Gate.io雙周報為您囊括平臺周期熱點,助您快速掌握平臺動態,狀態持續“在線”。本周期我們啟動首屆全球數字資產做市商大賽暨第三屆全球數字資產量化大賽,提供豐厚獎金、頂級VIP及Colocati.

1900/1/1 0:00:00
USD:關于07月15日晚間APP服務異常的補償通知

親愛的Bingbon用戶:2020年07月15日19:58~20:23期間,因服務器出現較大網絡波動,致使部分用戶在使用APP的過程中出現系統異常,經過技術人員的緊急修復.

1900/1/1 0:00:00
數字貨幣:中幣杠桿大升級,倍數高至15倍!

最近,中幣杠桿交易迎來了一次升級,多個交易對杠桿交易倍數進行了調整,以滿足用戶交易需求。杠桿倍數調整的交易區有QC交易區和USDT交易區,BTC/QC、BTC/USDT、ETH/QC、ETH/U.

1900/1/1 0:00:00
ASP:Asproex生態通證Moon驚艷來襲

平臺幣從出現那一刻就是幣市投資的焦點。2018、2019連續兩年,平臺幣都大幅跑贏了大盤。最近一波上漲,比特幣之外,最亮眼的也屬平臺幣了.

1900/1/1 0:00:00
區塊鏈:幣圈馮博毅:7/17BTC震蕩利潤盡在掌握、精準指導助你揚帆!

幣圈馮博毅:7/17BTC震蕩利潤盡在掌握、精準指導助你揚帆!市場永遠在多空相互博奕中進行,行情時兒強勢上攻,時而急速下跌;對于你而言雖然無法控制市場的走向,但是你一樣得學會保持清醒.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