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行情 比特幣行情
Ctrl+D 比特幣行情
ads
首頁 > DYDX > Info

ION:朱嘉明 | 通貨膨脹:是走向死亡?還是正在休眠?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正視全球宏觀經濟的一個重要現象

朱嘉明2019.5.18

今天是以十分謙卑的態度參加“2019上海貨幣論壇—貨幣制度史與貨幣理論研討會”。我從來認為,在貨幣理論和貨幣歷史領域,怎樣的知識、專業訓練和智慧都是不夠的,甚至微不足道。今天與大家分享和討論的是:如何看待和解讀在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普遍并存的充分就業率和“低”通貨膨脹率現象。

新問題,還是老問題?

不足一個月之前,2019年4月22日出版的《Bloomberg商業周刊》的封面故事是“通貨膨脹是否死亡?”而在紙版雜志里邊,所用的題目則是“誰殺死通貨膨脹?”。到了網絡版,題目又改變為“資本主義殺死通貨膨脹?”

文章題目有差異,內容相同,開篇的文字很有吸引力:“如若經濟學是文學,通貨膨脹的何去何從就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懸疑故事。通脹是不是自然消失——比如由于經濟疲軟?它還是被央行利用高息政策作為謀殺工具絞殺了?抑或是它本就沒死,只是蟄伏蓄勢,伺機報復?”文章挑戰“標準”宏觀經濟學的局限性,探討了“通貨膨脹”死亡的原因,包括全球化,老齡社會等因素,但是,更傾向“資本家殺死了通脹”,因為“低通脹較大程度上是全球化或自動化或去工會化或是三項綜合的結果,其削弱了工人討價還價以換取更高工資的權力”。這樣的分析,顯而易見是不夠的。

那么,如何對通貨膨脹死亡給以定量的界定呢?Bloomberg的文章提出:在失業率低于5.5%,即在基本實現充分就業的同時,名義通貨膨脹率低于2.5%,即是通貨膨脹處于死亡狀態。其實,這樣的數量界定,在經濟學界已經是某種共識。根據一些經濟學家觀點,如果每年物價上漲率達到2.5%,被稱之為不知不覺通貨膨脹,就是所謂的低通貨膨脹;如果每年物價上漲率低于2.5%,不能認為存在通貨膨脹,也就是通貨膨脹處于“死亡”狀態。

在主要西方國家,關注和討論通貨膨脹是否死亡的問題并非始于近幾年,至少可以追述到1990年代中期,不乏以“IsInflationDead”作為題目的文章,相關文獻逐漸增加。其背景是自1990年代中后期,美國代表的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進入到超低通貨膨脹的歷史拐點。以美國為例,如果以1970年至2015年作為考察區間,唯有1990年代后半期呈現GDP增長率高于CPI波動率。

見下圖:

以曾經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為例,該國通貨膨脹率持續下降也是開始于1996年,其深層原因是日本國內經濟結構的改變,甚至可以追述到1985年的廣場協定的深遠影響。日本1998-2018年消費價格代表的通貨膨脹率,見下圖:

近年來,基于美國、英國、歐美和日本同時實現充分就業和低通貨膨脹,且通貨膨脹率低于人們的想象力的情況,不僅引起經濟學界的思考,而且成為了具有公共意義的話題,贊同通貨膨脹死亡的看法處于主導地位。與此同時,也有不同意通貨膨脹已經死亡的看法。有一篇文章,題目是:Maybeinflationisnotdeadasmanymajorcompaniessaytheyareraisingprices,頗有新意。

2.1960年代以來的通貨膨脹簡史

從1940年代后半期至1950年代,美國繼續戰后“景氣”與“繁榮”,英國和西歐國家,日本,則在戰后重建的大背景下,實現了高增長,高就業,低通貨膨脹。其中,西德和日本的“戰后經濟奇跡”為世人矚目。這個時期,也是,屬于布林頓森林體系的黃金時代。

2.1.1960年代。

1960年代在當代的通貨膨脹歷史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菲利普斯曲線被證明和能夠產生作用的時代。這是因為,北美和歐洲的宏觀經濟形勢悄然改變。美國代表的發達國家政府開始面對在增加就業和低通貨膨脹的兩難選擇,兩者不可兼得。以美國為例:在1960年代,作為負責為國家做出重大經濟決策者們,包括總統、國會和聯邦儲備銀行,都不得不在低通脹和低失業率之間做出選擇。如果企望通貨膨脹率控制在2%至3%,就必須接受6%的失業率,如果企望失業率接近4%,就必須接受6%的通貨膨脹率。

朱嘉明:元宇宙帶來嚴酷的科技革命:8月29日消息,在“共筑信任,鏈接未來”趣鏈科技六周年直播專場上,橫琴數鏈數字金融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發表了題為在《元宇宙和科技革命》的演講。

他指出,元宇宙帶來的并非僅僅是一片浪漫主義、一片主觀想象美好,而是嚴酷的科技革命。我們進入到的科技革命不是古典時代的科技革命,不是工業時代的科技革命,而是信息時代的科技革命。這個革命最大的特點是綜合性、指數級增長,會推動人類逼近科技極點。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整個人類都會被科技革命主導,其自身的生命力會越來越強烈的顯現出來,對此,我們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2022/8/29 12:55:16]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和索洛根據美國宏觀經濟數據,證實美國存在菲利普斯曲線所表示的交替關系,進而提出,可以將菲利普斯曲線原理用于宏觀經濟調節,通過緊縮或擴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通貨膨脹和失業控制在社會可接受的水平。1960年代菲利普斯曲線所反映的美國政策選擇,見下圖:

2.2.1970年代。

在1970年代,世界經濟體系和結構都發生了深刻改變。美國自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期,不僅深陷越戰,而且發生了第一次滯脹。所謂的滯脹,即低增長率和高失業率、高通貨膨脹率同時存在。1971年8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宣布美元貶值和切斷美元兌換黃金,這是世界現代貨幣金融歷史中的大事。從此,布林頓森林體系解構,世界進入所謂的“管制浮動匯率制度”時代,美元和其他西方國家貨幣競相貶值,通貨膨脹全球性蔓延,且趨于嚴重。不久,發生了1973年開始,延續到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及1978至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機。石油危機導致原油價格暴漲,之后雖有回落,但是回歸到危機之前已經不再可能。美國發生在1973年至1975年的第二次滯脹,以及1978年至1980年的第三次滯脹,與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機有著明顯的相關性。

見下圖:

2.3.1980年代。

在美國第三次“滯脹”,特別是在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里根當選為美國總統,提出了“里根主義”。1979年到1984年,美元指標達到高峰。到了80年代后期,情況完全發生改變。1980年代末期,常規的通貨膨脹時代謝幕。從1986年到1989年,美國GDP維持了3.5%以上的增長,失業率下降,工資持續增長,通貨膨脹率得到有效控制,1988年降落至1.46%。

見下表:

2.4.1990年代。

1990年代,因為IT革命和互聯網興起的影響,全球經濟發生深刻變革。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國1990年上半期,失業率呈現降低趨勢,并且徹底扭轉了年輕人失業比重過高的局面。

見下圖:

1995年至1998年,美國失業率5.5%,名義工資通貨膨脹率4.5%,實際工資通貨膨脹率3.6%。

見下圖:

在1990年代,對美國通貨膨脹水平影響最大的因素被認為是:失業率,進口價格,能源,以及其他其他輔助性的原因。其中,石油的相關性明顯。

見下圖:

事實上,科技因素是不可忽視的深層因素。1997年到1998年期間,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社會的經濟轉型開始。美國出現了失業率5.5%,名義工資通貨膨脹4.5%,實際工資通貨膨脹3.6%的宏觀經濟圖像。發達國家不僅完結了高通貨膨脹時代,而且與傳統意義下的低通貨膨脹記憶漸行漸遠。所以,從1990年代中后期,學界就開始討論通貨膨脹是否死亡的問題。

2.5.2000年之后。

2000年之后,雖然發生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但是,通貨膨脹顯而易見的進入到“死亡”狀態。或者說,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是在通貨膨脹率急劇下降,進入到超低水平的背景下發生的。從2007年到2018年,主要發達國家的失業率呈現下降趨勢。

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朱嘉明:能夠挑戰數據 讓數據接受規則的只有區塊鏈:金色財經現場報道,9月8日區塊鏈+創新服務與產業應用大會暨中國國際商會區塊鏈創新服務產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順利召開,會議上名經濟學家、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朱嘉明發表了以“進入新階段的全球科技革命”為主題的演講,朱嘉明指出,未來五年,科技革命開始呈現疊加狀態,我們的未來不再是經歷進化,而是經歷爆炸,數字化、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正在加速到來。量子計算代表算力革命,人工智能代表智能革命,物聯網代表生活方式革命,科技革命正在逼近“奇點”,數據是人類科技即將面對的重大挑戰,能夠挑戰數據,讓數據接受規則的只有區塊鏈。[2020/9/8]

見下圖:

在當代通貨膨脹歷史上,2014年和2015年是通貨膨脹低落的關鍵年份。2014年的全球通貨膨脹率是3.23%。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通貨膨脹率低于發展中國家,或者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例如,美國0.8%,歐元區-0.17%,英國2.36%,日本2.34%。

進入2015年,全球通貨膨脹率降低到2.77%。

其中,幾乎所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都低于本國央行設定目標,通貨膨脹率低于1%,“通貨膨脹死亡”進入常態。

見下圖:

之后,通貨膨脹率雖有回升,但是,最高沒有超過3%左右。

見下圖:

通貨膨脹曾經是宏觀經濟學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在傳統經濟學主流中,在解釋通貨膨脹的理論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菲利普斯曲線,貨幣主義和新凱恩斯主義。但是,至少自1990年代中后期呈現的超低通貨膨脹現象已經證明,菲利普斯曲線已經過時,不論是貨幣主義,還是新凱恩斯主義,都處于“失靈”境地。

菲利普斯曲線的核心思想是證明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存在交替關系,即通貨膨脹率高時,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時,失業率高。如前所述,在1960年代,菲利普斯曲線被用于宏觀經濟政策。但是,到了1960年代末,菲利普斯曲線的局限性開始顯露。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2006)和埃德蒙·菲爾普斯等人撰文批評菲利普斯曲線,否定通貨膨脹與失業率在長期經濟中存在相關性,并認為,政府利用菲利普斯曲線在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之間進行權衡是危險的。埃德蒙·菲爾普斯獲得2006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自1980年中期以來歷史進一步證明了菲利普斯曲線的過時。

貨幣主義對通貨膨脹的起因解釋的原理,集中體現在以下的公式:

公式背后的觀念是:在消費品總供應量對消費品總需求量相對下降,或消費品總需求量對消費品總供應量相對上升時,一般消費品物價會隨之提高。米爾頓·弗里德是是貨幣主義的代表,他將通貨膨脹的最根本原因歸咎于貨幣供給量多于需求量,他最著名的論斷是:“通貨膨脹是一定會到處發生的貨幣現象。之后,通貨膨脹的經典定義是太多的貨幣對應過少的物品和服務。所以,聯邦儲備銀行的工作是維持適度的貨幣供給數量,不能太多,也不可太少。但是,至少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后,世界主要國家實施貨幣寬松政策而沒有導致高通貨膨脹的事實,證明了貨幣主義關于通貨膨脹是貨幣現象結論的失靈。

3.3.新凱恩斯主義失靈。

根據新凱恩斯主義,通貨膨脹包括三種類型: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發生于因GDP所產生的高需求與低失業,又稱菲利普斯型通貨膨脹。成本推動型-今稱“供給震蕩型通貨膨脹”,發生于油價突然提高時。固有型通貨膨脹型--因合理預期引起,通常與物價/薪資螺旋有關。工人希望持續提高薪資,其費用傳遞至產品成本與價格,形成惡性循環。固有型通貨膨脹反映已發生的事件,被視為殘留型通貨膨脹,又稱“慣性通貨膨脹”,甚至是“結構性通貨膨脹”。問題是,超低通貨膨脹的想象,已經超越了這三種通貨膨脹類型。

朱嘉明:數字化支撐硬科技化,區塊鏈賦能數字:近日,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表示,硬科技化、數字化、區塊鏈化是產業新浪潮的三大特點。其中,數字化是指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區塊鏈化是指建立以區塊鏈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新產業基礎結構。實操層面,硬科技的發展,尤其是軟件層面離不開數據支撐,而區塊鏈更一直被看作是分布式數據庫。可以說,數字化支撐硬科技化,區塊鏈賦能數字化。(騰訊網)[2020/7/15]

4.后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時代啟示錄:“QE革命”

4.1.“QE革命”帶來的超低通貨膨脹歷史時期。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恐慌情緒一度成為主流,頗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此次危機嚴重性超過1929年大蕭條。針對海嘯般的金融危機,美國率先實施了貨幣寬松政策,簡稱QE。這個政策還有一個稱謂:大規模資產購買。在美國和歐元區實行QE政策之后,又有太多反對的聲音,認為QE政策會導致高通貨膨脹。現在,既沒有重演聳人聽聞的1929年大蕭條,也沒有發生被夸大的高通貨膨脹。恰恰相反,全球經濟的主流是增長,就業和低物價,推動世界進入低通貨膨脹歷史時期。以美國、英國、日本和歐元區為例。

美聯儲主席柏南克針對2007年開始的世界金融危機,以量化寬松手段應付,在實施三次后于2014年10月結束。最令人驚嘆的是:美聯儲的三次QE,不僅有效扭轉了2009年的通貨緊縮,而且在2010年至2013年期間控制通貨膨脹在1%至2.5%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從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直至2015年12月,堅持實施接近零利率政策。直到2015年12月,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0.25個百分點,新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將維持在0.25%至0.50%的區間。在過去兩年,利率回升,并沒對美國經濟增長勢頭產生負面影響。2006年至2018年美聯儲基金利率,顯現美聯儲在2016年開始緩慢和輕微地提高其基金利率,見下圖:

歐洲央行實施全面量化寬松(QE),滯后于美國,起始于2015年1月,幾次推延,結束于2018年12月。期間,每月購買資產的規模從600億歐元,一度上升到800億歐元,2017年之后削減到300億歐元。無論如何,歐元區的QE總規模是巨大的。期間,在QE計劃下,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已膨脹至大約4.65萬億(兆)歐元,較2015年初增逾一倍,僅次于多年來向本國經濟注資以抗擊通縮的日本央行。

不僅如此,歐元區自2012年開始,包括實行QE的過程中,堅持零利率和負利率,有效避免了歐元區經濟衰落的壓力,同時有維系了超低通貨膨脹。英國同樣以量化寬松政策作為金融政策以減低金融危機影響。日本銀行于2000年初實行量化寬松以對付通縮。在2012年底開始實施的安倍經濟學實質上也是量化寬松政策,對實現超低通貨膨脹率的影響顯著。從2018年第二季度至2019年第一季度,通貨膨脹率最高點是1.4%,最低點僅僅0.2%。

過去十年的世界經濟演變證明,QE不僅代表了新思維,而且是可以稱之為與凱恩斯革命媲美的“QE革命”。這是因為,凱恩斯革命的核心內容是通過財政手段增加就業,刺激有效需求。“QE”革命,則通過充分的貨幣供給,降低資本成本,刺激投資。這場“QE革命”徹底顛覆了后布林頓森林會議的貨幣金融模式。

模式I:刺激傳統產業投資,完善供應鏈,實現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均衡,甚至總供給在增長速度和總量都可以充分滿足總需求的增加。從1990年代開始,伴隨全球化,世界經濟結構全面調整,中國成為世界制造業中心,降低了世界主要國家進口物品價格低落。StephenMoore提出兩個原因導致通貨膨脹死亡:

經濟活動的生產能力可以滿足需求。所以,低通貨膨脹率的成因沒那么復雜。只是主流經濟學家們或者對低通貨膨脹熟視無睹,或者抱著過時的經濟學教條不放,或者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美聯儲的上百經濟學家過于愚鈍,看不明白經典意義的通貨膨脹已經死亡的事實和原因,所以都應該予以解雇。

聲音 | 朱嘉明:區塊鏈將是重建人類信任的基礎結構:2020年1月15日,由中關村管委會指導、中關村股權投資協會主辦,零壹財經作為戰略合作媒體的第八屆“國際視野下的創新與資本論壇”在北京四季酒店召開。論壇上,著名經濟學家、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教授帶來主題演講《積極面對全球性信任危機和信任赤字的挑戰--區塊鏈將是重建人類信任的基礎結構》。朱嘉明指出,數字經濟時代,人類社會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信任危機”,與此同時,應對信任危機的傳統手段失靈,政府等組織形態的影響機制喪失。而區塊鏈具有的分布式的節點網絡、大數據與算法、智能合約等優勢,將使得區塊鏈成為支持世界級共識的基礎結構。(騰訊網)[2020/1/15]

模式II:廣義資產部門吸納貨幣和資本。廣義資產部門包括股權資產,債券資產,不動產,以及藝術資產和觀念資產,這些資產吸納了在傳統產業溢出過剩的貨幣和資本,推動資產價格上升。以美國三次QE與美國股票市場的關系看,QE顯而易見地推動了美國股市。

見下圖:

進一步分析,在過去的十年間,世界范圍的金融產品,黃金,資產,不動產,藝術品和概念產品等資產已經成為通貨膨脹真正的藏身之處。其結果說最終導致廣義資產價格的上升,上升的指數最高達到400%,而與民眾相關的CPI上升指數極為低下。資產的“通貨膨脹”和所謂真實經濟的“通貨膨脹”比較,見下圖:

模式III:創造性的“破壞”。科技進步和創新,極大的刺激著資本和投資沖動。熊彼特是創造性破壞理論的提出者,科技進步的創造性破壞,或者創新,可以吸引巨大的資本和貨幣,吸納巨量的資本和貨幣,成為吸納貨幣的黑洞。當科技與資本相互結合,可能是大規模的“燒錢”,化為烏有,但是,也存在得到超出傳統投資的回報率的可能。1990年代以來,貨幣和資本涌入科技部門之后,確實改變了投資理念,推動科技企業的發展,“硅谷”成為資本與科技結合的“典范”。最重要的是,科技在資本推動下,改造傳統產業,創造新型產業,全方位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擠壓勞動力市場,形成工資成本下降,抑制物價。例如,貨幣和資本進入互聯網產業,增加了就業,刺激了工資上漲,但是,并沒有因此推動關民眾日常生活的物價水平。這樣的經濟現象,集中體現為風險資本的成長,以及在風險資本推動之下的IPO。

總體而言,QE的三種模式,導致了貨幣供給、資本和投資的分流,有效地消化了QE派生出來的流動性。其中,最重要的機制是實現了“低利率”,甚至“負利率”,資本成本的前所未有的降低。

見下圖:

4.3.“QE革命”改變了通貨膨脹的區域分布。

根據對近年來通貨膨脹率的區域分布,可以發現這樣一個規律:越是市場經濟成熟和經濟發達的國家,通貨膨脹率越低。反之,市場經濟落后和經濟不發達的國家,通貨膨脹率高漲。2019年第一季度世界通貨膨脹數據進一步證明這個發現:歐元區國家1.4%至1.5%;英國1.9%至2.1%;US1.5%至2.0%;Japan0.2%至0.9%。金磚四國的巴西、俄國、印度和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預期分別為4.94%、5.1%、2.92%、2.5%。通貨膨脹率高于50%的國家是伊朗、阿根廷、朝鮮、南蘇丹、津巴布韋和委內瑞拉。其中的委內瑞拉通貨膨脹率是天文數字;朝鮮屬于管制經濟,邏輯上其通貨膨脹率是被縮小的,不可能反映隱蔽通貨膨脹率。

見下圖:

如果以橫軸代表市場經濟發達程度,縱軸是通貨膨脹率。那么,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北美、歐元區和日本,位于橫軸的最右角;而市場經濟不發達和人均GDP底下的國家主要集中在左上角。至于金磚四國,則偏向右下角。

見下圖:

通貨膨脹率的差別,即發達國家的低通貨膨脹率和發展中國家高通貨膨脹率很可能長期存在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意味著在新興市場國家,或者廣義的發展中國家,較高的通貨膨脹率繼續成為社會再分配的手段,社會大多數民眾受到傷害。

現場 | 經濟學家朱嘉明:貨幣領域的理論和實踐全面進入更為多元化新時期:8月10日,《Libra:一種金融創新實驗》讀書論壇暨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辦。經濟學家朱嘉明現場指出,因為過去10年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發展,因為Libra白皮書的出現,讓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時代,貨幣領域的理論和實踐全面進入更為多元化新時期。理論方面,貨幣數量理論,凱恩斯理論,兩者的結合以及新貨幣經濟學,加之數字貨幣引發的數字貨幣理論將同時并存。在現實貨幣金融活動和經濟生活中,主權貨幣和非主權貨幣并存的“雙軌制”,物理貨幣和虛擬貨幣并存的“新復本位制”,將同時并存。[2019/8/10]

5.重新認知米哈爾·卡萊斯基

BloombergBusinessweek的這篇文章提及了波蘭經濟學家米哈爾·卡萊斯基,肯定了他基于馬克思主義分析所得出“通貨膨脹是商業與勞力斗爭的成果”的結論,現在的低通貨膨脹率的深層原因是“工資—價格螺旋”不再啟動。順便說一句,美國自由派民主黨參議院議員伯尼·桑德斯和紐約州眾議院議員亞歷山德里亞·奧卡西歐—科特茲,很可能受到過凱萊斯基思想的某種影響。

這樣看待卡萊斯基的思想遺產是不夠的。1933年,卡萊茨基發表了《經濟周期概論》一書,基于動態經濟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即有別于馬克思,也不同于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論證了為什么資本主義經濟是需求決定的體系。在卡萊茨基經濟思想中,階級差別、壟斷程度、產業結構、生產成本和價格水平構成決定分配的基本要素。時過境遷,但是,卡萊斯基經濟思想對于理解現代經濟仍然具有啟發性。

自1990年代的全球化,世界科技革命成長和市場經濟轉型,尤其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對國民經濟結構,壟斷和競爭模式,貨幣金融制度,價格體系和機制產生了深刻影響。例如,進口別國價格低廉的商品和服務,ICT持續進展AI、機器學習I取代了低技能勞工,導致發達國家低技能勞工的相對工資下降降低;另一方面,技術變革增加對相對稀缺的高技能工人的需求。人類社會正在出現新階級,新型不平等,新型貧富差別。

在超低通貨膨脹的歷史時期,QE全球化,貨幣增加快于經濟增長,資本成本降低,進而帶動生產成本的全方位下降,產品和服務價格下降,原本的通貨膨脹是資本家和勞動力之間斗爭的產品不復存在。社會的最重要的階級劃分是資產擁有者和固定收入者。由此導致了新型不平等和新型貧富差別。這種新型不平等和新型貧富差別的基本特點是,“窮人”的生存底線,主要是衣食住行和基本社會福利會持續有所改善,但是,“貧富”之間差別,基尼系數的擴大趨勢,遠遠超過工業時代。

急劇變革的貨幣金融制度,導致形成了以債務人為主體的,處于上升狀態的社會集團,他們一方面是一個通貨膨脹債務歡樂的受益者,一方面,在現階段的民主制度下,擁有日益強大的權利。

所以,傳統意義的貧富差別正在消失。所謂貧窮,主要不是基本生存物質條件的匱乏,饑寒交迫逐漸成為極端現象。貧富差別更多的表現為生命質量的差別,健康、教育、話語權,以及生命的長度。

自1990年代中后期,在主要發達國家出現的通貨膨脹的死亡現象,以及2008年之后所發生的“QE革命”,意義重大:

貨幣主義被徹底“改造”:政府不再懼怕弗里德曼的“貨幣主義”,貨幣供給的增加,不一定必然導致通貨膨脹。如果創造一個新的貨幣流向結構,就可以有效改變所謂過度“流動性”問題,且讓投資分流消化貨幣總量。

進入供給引導需求的時代。

現在應該看的十分清楚:

低落通貨膨脹是我們這個時代主要挑戰之一。

“通貨膨脹作為貨幣政策的指路明燈,在發達經濟體幾乎已經消失”。

在未來的十至十五年,主要產業經濟將受制于低通貨膨脹和低利率。

最后,我想說,現在如何評估低通貨膨脹,甚至“零”通貨膨脹,能夠持續多久,以及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是正面、是負面,還是兼而有之,很可能還為時過早。有一種說法:通脹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卷土重來。

所以,很可能要五年、十年,甚至更更長時間,關于通貨膨脹的分析和判斷會更加客觀。當然,對我稱之為的“QE革命”的歷史地位,也需要時間,歷史上的凱恩斯革命也是在凱恩斯思想得以廣泛實踐多年之后成為共識。

本文系作者系2019年5月18日上海舉行的“2019上海貨幣論壇—貨幣制度史與還不理論研討會”發言。之后,作者根據發言記錄,做了必要的補充和修訂。因為本文屬于研討會性質的發言,本文中數據,并非作者直接采集,引用的圖表,不是來自作者本人繪制,基本屬于公開文獻。

“IsInflationDead?”EditedbyCristinaLindblad,BloombergBusinessweek(AsiaEdition),April22,2019.“DidCapitalismKillInflation”,byPeterCoy,MatthewBoesler,RichMillerandCraigTorres,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9-04-17/did-capitalism-kill-inflation.

“DidCapitalismKillInflation”,byPeterCoy,MatthewBoesler,RichMillerandCraigTorres,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9-04-17/did-capitalism-kill-inflation

例如:“IsInflationDead?”HansF.Sennholz(1996);“IsInflationDead?”FederalReserveBankofBoston(1999)

資料來源:worldBankviaFRED

Inflationisdead:It’sbelow1percentintheUS,UK,Europe,China,andJapan,byMattO’Brien,2015

Maybeinflationisnotdeadasmanymajorcompaniessaytheyareraisingprices,ByPattiDommMarketInsider,April24,2019

新西蘭經濟學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國失業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的關系》,首次提出菲利普曲線,是用以表示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

IsInflationDead?byRogerE.Brinner,NewEnglandEconomicReview,January/February1999

https://www.xuehua.us/2018/08/06/美國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

https://www.thebalance.com/us-gdp-by-year-3305543;U.S.UnemploymentRateHistory,https://www.thebalance.com/unemployment-rate-by-year-3305506;USInflationRatebyYear,https://www.multpl.com/inflation;NationalAverageWageIndex,https://www.ssa.gov/oact/cola/AWI.html

IsInflationDead?byRogerE.Brinner,NewEnglandEconomicReview,January/February1999

IsInflationDead?byRogerE.Brinner,NewEnglandEconomicReview,January/February1999

IsInflationDead?byRogerE.Brinner,NewEnglandEconomicReview,January/February1999

IsInflationDead?byRogerE.Brinner,NewEnglandEconomicReview,January/February1999

http://www.oecd.org/employment/harmonised-unemployment-rates-oecd-update-february-2019.htm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56598/global-inflation-rate-compared-to-previous-year/

https://www.usinflationcalculator.com/inflation/current-inflation-rates/;InflationEU,https://www.inflation.eu;UKInflationCalculator,http://www.in2013dollars.com/2014-GBP-in-2018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56598/global-inflation-rate-compared-to-previous-year/

“Inflationisdead:It’sbelow1percentintheU.S.,U.K.,Europe,China,andJapan”,byMattO'Brien,February13,2015,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wonk/wp/2015/02/13/i

https://www.us.jll.com/en/trends-and-insights/research/economic-insights-is-inflation-dead

The2%Mystery:WhyHasQE3BeenSuchaBust?ByMatthewO'Brien,FEB22,2013,https://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3/02/the-2-mystery-why-has-qe3-been-such-a-bust/273381/

2015至2018:歐洲央行量化寬松的生命與時光。國際財經,Reuters,Dec13,2018,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graphic-ecbquantitative-1212-wedn-idCNKBS1OC0LG

GeorgeDorgan,https://snbchf.com/2014/04/swiss-inflation-rate-overtakes-first-eurozone-countries/

https://tradingeconomics.com/japan/inflation-cpi

HundredsofFedeconomistsarecluelessandshouldbefired.Growthdoesnotcauseinflation.Whenyouhavemoreoutputofgoodsandservices,pricesfall.Growthincreasestheproductivecapacityoftheeconomyatleastasmuchasthedemandside,sothere’snoupwardpressureonprices。Moore

https://slopeofhope.com/socialtrade/item/5595

ContrarianAlert:“IsInflationDead?”MakesTheCoverOfBusinessweek,WrittenbyJesseColombo,April,18,2019

https://tradingeconomics.com/articles/03012019101412.htm;

https://tradingeconomics.com/forecast/inflation-rate

https://unassumingeconomist.com/2018/05/is-inflation-dead/

Lowinflationis“oneofthemajorchallengesofourtime.”美聯儲主席鮑威爾,March20th,2019

DidCapitalismKillInflation”,byPeterCoy,MatthewBoesler,RichMillerandCraigTorres,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9-04-17/did-capitalism-kill-inflation

Themajorindustrialeconomieswillbestuckwithlowinflationandlowinterestrates—foranother10to15years,atleast。薩默斯。April15,Peterson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s

說明:本文所引用的部分圖表,數字資產研究院水印系自動生成。在注解中已經明示其來源。

Tags:IONLATFLATINFEncryption AIRelationHyperDeflateInfinity Skies

DYDX
COIN:關于近期活動獎勵及空投發放完畢的公告

親愛的Coinw用戶:幣贏近期活動獎勵及空投已發放完畢,詳情如下:CNYT充值福利周:Coinw已根據平臺用戶活動期間的CNYT充值總額贈送相應等級的VIP會員.

1900/1/1 0:00:00
COI:CoinMex關于上鏈CT以太坊ERC20代幣公告

尊敬的CoinMex用戶:CT全球通用積分是CoinMex平臺生態體系的唯一通證,持有CT可享有CoinMex交易平臺、DAPP開放平臺、投資開放平臺、資管開放平臺四大生態體系的優惠服務.

1900/1/1 0:00:00
比特幣:比特幣:第一個反脆弱的經濟實體

EranShir文 本文由幣信原創編譯,原文鏈接:https://medium.com/@eranshir/bitcoin-as-the-first-anti-fragile-economica.

1900/1/1 0:00:00
EOS:打鐵的EOS,流水的BM

EOS即將迎來自己主網上線一周年的時刻。時間回到一年前,相比現在,那時的波場還無暇在公關行業掀起太大的波浪;以太坊則在加密貓的加持下越發被詬病擁堵問題;比特幣始終坐穩著頭把交椅,位居寒處卻又與世.

1900/1/1 0:00:00
LTC:6.13晚間行情:LTC你追高了嗎 注意看這個點位

文章系金色財經專欄作者供稿,發表言論僅代表其個人觀點,僅供學習交流!金色盤面不會主動提供任何交易指導,亦不會收取任何費用指導交易,請讀者仔細甄別,謹防上當.

1900/1/1 0:00:00
TOK:從數百萬到幾十億 2019年這些項目已經拿著你的錢跑路了

“跑路”,這是任何行業都沒能避免的兩個字,幣圈當然也不例外。幣圈項目跑路時有發生,有的是“非己所愿”的天災所致,而有的則純屬“喪盡天良”的人禍。幣圈10年歷史,跑路的項目不計其數.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