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行情 比特幣行情
Ctrl+D 比特幣行情
ads
首頁 > SAND > Info

APP:蘋果推出全新隱私網站,這里有一份完整的個人信息保護指南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來源|36Kr

「蘋果拒絕任何時候,以技術為借口,剝奪用戶的隱私權」,今年5月份,庫克在他的母校美國杜克大學演講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在庫克眼中,用戶自己的數據,只屬于用戶本人。多年來,蘋果也一直在用行動證明,實現出色的產品使用體驗,完全不需要犧牲個人隱私和安全為代價。

一言以蔽之,所有以改善用戶體驗為借口,獲取用戶個人隱私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如今,蘋果推出全新的隱私網站,試圖加深用戶對個人隱私的保護,以及為何蘋果會把隱私視作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同時也給用戶打包了一份可操作的信息保護指南。

為隱私泄露設置屏障

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只要你用手機進行操作,就會產生個人數據,而這些數據時刻都可能被不法分子獲取。

蘋果的產品在設計之初,就有意識地將個人數據收集降至最低,直接將個人數據與用戶的姓名和賬戶信息相分離,并采用了設備處理的方式。當收集個人數據時,系統會明確告知用戶。

澳本聰暗示蘋果存儲比特幣白皮書可能侵犯版權:金色財經報道,針對“蘋果是否可能因為在其計算機上存儲比特幣白皮書而侵犯版權”的問題,自稱是比特幣創造者的澳本聰(Craig Wright)在推特上回答稱“是的”。但該媒體今天詢問Wright是否會嘗試起訴蘋果公司侵犯版權,尚未收到其回復。今年2月份,英國法官裁定Craig Wright在比特幣侵權案中敗訴。

此前4月6日消息,蘋果最新版本的Mac和MacBook疑似內置比特幣白皮書。[2023/4/8 13:52:02]

FaceID和觸控ID是確保除機主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能訪問設備的一道屏障。FaceID和觸控ID數據在安全隔區中進行加密并受到保護,這是電話定制芯片中的一個獨立區域,無論是iOS還是各類App都無法訪問其中的數據,這些數據也不會被存儲到Apple服務器或備份到iCloud上。

事實上,當你在使用iPhone/iPad時,AppStore作為一個用戶「購物平臺」,上架每一款App都會經過蘋果嚴格的審核機制,上架之后的App也無法私自調用用戶的數據,想要調用攝像頭、個人位置時必須經過用戶允許。相比之下,安卓系統的手機,用戶很多時候是不知道自己的信息已經被App讀取。某種程度上,AppStore就是一個保護用戶隱私不被惡意App無緣無故獲取的一個殺手锏。

蘋果聯合創始人就比特幣贈品騙局起訴YouTube:金色財經報道,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已就比特幣贈品騙局起訴YouTube及其母公司Google。Wozniak是周二提起訴訟的18名原告之一,該訴訟尋求懲罰性賠償,并將由陪審團進行審判。Wozniak要求YouTube刪除使用其姓名和肖像進行的所有比特幣贈品詐騙和促銷活動。[2020/7/23]

通常來說,你的網絡賬號密碼越復雜安全度就會越高,但蘋果依然使用了高強度密碼來保護AppleID賬戶,并推薦所有在線賬戶都使用高強度密碼,而不要依賴于為跟蹤用戶推波助瀾的社交媒體驗證。

為了幫助用戶更好地管理密碼,iOS和macOS上的Safari瀏覽器現在能夠在用戶注冊新的在線賬戶時,自動創建、填充和存儲高強度密碼,并標記出重復使用的密碼,以便用戶進行更換。這些密碼在iCloud鑰匙串中端到端加密,無論是蘋果還是意圖不軌者都無法讀取。

防止被追蹤,你的行為只有自己知道

蘋果:APP無法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在后臺挖礦:蘋果公司最近修改了它的App Store指南并提供了有關加密貨幣應用程序的新規則。蘋果稱,應用程序無法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在后臺挖礦。同時,蘋果還要求,關于ICO、加密貨幣期貨交易、加密證券以及準加密證券的應用必須來自銀行、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商或其他經批準的機構,而且必須遵守所有適用的法規。[2018/6/7]

事實上,很多人會有一個體會,當你在網絡上注冊賬號時,往往會采用某個社交網絡的賬號直接關聯登錄,這樣登錄賬號、密碼都完全一致。這樣的弊端在于,一旦某一個社交賬號泄露,那么你網絡上所有的賬號都會泄露,這就是安全行業所說的「撞庫」,也就是說黑客通過收集互聯網已泄露的用戶和密碼信息,生成對應的字典表,嘗試批量登錄其他網站后,得到一系列可以登錄的用戶。

前不久AppleID泄露被盜刷,就是典型的黑客從其他渠道拿到了用戶賬號,從而獲取了同一個用戶的AppleID。所以,如果你還正在使用iPhone或者iPad,趕緊去開啟雙重驗證,雙重認證可為你的AppleID提供第二重安全保護,這樣即使有人知道你的密碼,也無法訪問你的賬戶。

蘋果App Store刪除Telegram APP:根據媒體TechCrunch的報道,現在從蘋果App Store中已經不能下載Telegram的APP。現在如果在App Store中搜索Telegram的話,將搜不到Telegram,只能搜到 Viber、Skype、Telegram Messenger、We chat等相關的APP。據了解,App Store下架Telegram APP的原因是因為有負面內容。[2018/2/5]

因為當你從新設備或網頁登錄時,你信任的設備會自動收到驗證碼。輸入這個驗證碼和你的密碼,才可以登錄。如果不能同時提供密碼和驗證碼,則會被拒之門外。

其實,為了防止數據公司甚至不法分子的跟蹤,蘋果早在iOS11和macOSHighSierra中,就推出了智能防跟蹤功能。因為蘋果發現,當一個用戶之前上網想購買某件商品,或者不小心點到一個鏈接之后,之后你瀏覽網頁時總能看到那件商品。這是因為第三方會通過跟蹤Cookie和其他網站數據,跨網站向用戶推送廣告。

蘋果證實發現芯片漏洞 波及所有Mac系統及iOS設備:1月5日,據美國科技網站The Verge報道,蘋果在周四證實其安全研究人員發現了Meltdown和Specter這兩個安全漏洞,該漏洞波及蘋果所有的Mac系統和iOS設備。“目前還沒有收到有用戶遭受漏洞攻擊。”蘋果公司在一項聲明中表示,其已發布了iOS 11.2、macOS 10.13.2和tvOS 11.2中的緩解措施,計劃在未來幾天里發布針對Safari的補丁程序,更好地幫助設備抵御Meltdown和Spectre的攻擊。兩大漏洞能間接威脅諸多政府機構、社交應用程序、比特幣交易所等。[2018/1/5]

智能的防跟蹤功能可運用先進的機器學習技術和設備端智能技術,減少這種跨網站跟蹤行為。它能夠將用來跟蹤你在線行為的第三方內容與其他瀏覽數據隔離,這樣一來,廣告商就無法知道你看過的內容。

在iOS12和macOSMojave中,蘋果的智能防跟蹤功能更進一步。現在,只有在經你明確許可的情況下,第三方跟蹤網站才能創建Cookie或存儲數據。而Safari瀏覽器也成為第一個默認阻止第三方Cookie的瀏覽器。

蘋果會收集用戶的數據嗎?

既然蘋果的隱私政策如此完善,那么蘋果會收集用戶的數據嗎?答案是肯定的,畢竟要改進產品服務,但是蘋果采取的方法卻跟其他巨頭完全不一樣。

一個方法是,蘋果會盡量讓用戶的數據在設備端發生,因為蘋果認為很多時候,設備端的數據屬于用戶,而蘋果硬件本身的計算力已經可以為用戶提供優化的體驗。以iMessage為例,它使用的就是端到端的加密模式,信息只有互動雙方才可以看到。

當iMessage工作時,會生成「密鑰」;它們是成對生成的,一個是私人的,一個是公共的。這兩個密鑰是相關的:公鑰加密內容,只有通過私鑰才能對其進行解密;可以把它們比作保險箱,用公鑰來上鎖,私鑰來開鎖。這兩個密鑰之間的關系,是理解加密在消息傳遞(和所有通信)中如何工作的關鍵:任何人在發送加密消息都使用公鑰「鎖定」內容,這意味著唯一能夠「解鎖」和讀取消息的人是擁有相應私鑰的人。

當蘋果要收集用戶數據時,會采用差分隱私技術,這項技術會在蘋果分析你的數據之前,為數據添加隨機信息,先將設備上的用戶數據打亂,然后與其他數百萬人的數據混合在一起。這樣一來,就只能看到整體的狀況,而看不到可以追蹤至你個人的具體數據。

這些模式,能夠幫助蘋果深入了解人們如何使用他們的設備,同時避免收集與個人相關的信息。也就是說,蘋果所收集的信息不會涉及你的個人身份,且只有在獲得你明確同意后才會發送給蘋果。

對于蘋果來說,用戶并不是謀利的產品,它的業務模式也不需要收集大量個人身份信息來豐富目標用戶資料,進而兜售給廣告商。它的做法很簡單,就是把個人信息的控制權交給用戶。

「如果我們的客戶數據貨幣化,蘋果可以賺很多錢,但我們選擇不這樣做」,庫克今年3月的時候就這樣表示過。

蘋果正在逐步推出一套專門用于隱私管理的工具。整套工具已在歐盟、冰島、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推出,并將在今后幾個月陸續覆蓋其他國家和地區。通過這套工具,用戶將能夠從蘋果獲取個人數據副本、請求更正數據、停用賬戶,或刪除賬戶。

下周,庫克也將會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40屆國際數據保護和隱私委員會年會上發表主題演講,這可以看作是蘋果致力為保護隱私和數據安全的一個很好的例證,而庫克則是第一位擔任會議主旨發言人的首席執行官。

從用戶層面來說,對于隱私泄露的原因,有超過60%的網民認為是自我保護意識太差導致,尤其是對于中國網民來說,日常對信息安全感知不明顯,只有當財產受到損失時,才會想到去保護自己的隱私,往往這個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那么,如何去判斷一個產品是否會獲取你的隱私謀利,有一個小技巧:如果你意識到它無理由的需要個人身份信息的詳細驗證,或者看不到它賣什么商品和服務給你,那非常可能,它獲利的產品就是「你」。

來源鏈接:36kr.com

本文來源于非小號媒體平臺:

鏈聞速遞

現已在非小號資訊平臺發布1篇作品,

非小號開放平臺歡迎幣圈作者入駐

入駐指南:

/apply_guide/

本文網址:

/news/3627059.html

免責聲明:

1.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獨立決策并自行承擔風險

2.本文版權歸屬原作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非小號的觀點或立場

上一篇:

哪個故事真正符合你對形式化驗證的想象?

下一篇:

硅谷AI區塊鏈安全公司AnChain.ai獲豐元創投和華巖資本種子輪投資

Tags:APP比特幣MACSTOokx交易平臺APP比特幣市值占比與牛熊關系MACH coinetkstoken

SAND
BIT:BITKER即將上線Tronipay(TRP)

親愛的BITKER用戶:BITKER即將上線Tronipay交易將于2019年5月7日21:00開啟交易.

1900/1/1 0:00:00
MAI:文摘 | 我們需要一種更聰明的加密電子郵件服務

原文閱讀時長6分鐘:https://medium.com/@Panama_TJ/we-need-a-new-encrypted-email-service-7e9a3b706cf3當談到安全電子.

1900/1/1 0:00:00
區塊鏈:阿聯酋證券監管機構批準了規范 ICO 的計劃

阿聯酋監管代幣產品,將代幣識別為證券據「阿拉伯新聞報」報道,阿聯酋證券和商品管理局主席SultanbinSaeedAlMansouri本周末表示,已經批準了一項監管國家初始代幣產品的計劃.

1900/1/1 0:00:00
PPL:Ripple CEO:銀行巨頭將不得不采納加密行業的創新

Ripple的首席執行官BradGarlinghouse在5月20日與KaraSwisher的RecodeDecode播客的采訪中發表言論:銀行巨頭有充分的理由接受加密行業的創新.

1900/1/1 0:00:00
ETH:文摘 | 開啟加密貨幣支付新時代

原文閱讀時長7分鐘:https://blog.coinswitch.co/cryptocurrencies-as-digital-cash-a-new-era-of-payment-system.

1900/1/1 0:00:00
OIN:GU項目重組方案及公投計劃

親愛的社區用戶: 現公布GU項目重組方案及公投方案如下: 重組背景 GU項目當前持有募集資金共計75654269.5934435FT,由于項目本身未有實質進展.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