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行情 比特幣行情
Ctrl+D 比特幣行情
ads
首頁 > ICP > Info

DES:比特幣(BTC)前世今生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如果問起比特幣或加密貨幣的歷史,多數人的答案可能會是中本聰在2008年提出、隨后在2009年誕生的比特幣……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比特幣是密碼朋克運動的產物,它起源于70年代,形成于90年代,伴隨著與美國政府圍繞著數字自由之間的斗爭,開創了現代個人信息隱私時代。

雖然你可以通過谷歌搜索來了解密碼朋克,但除非了解這場運動的歷史背景,否則很可能難以深入了解其全貌。你需要把思維集中起來思考更廣泛的問題,密碼朋克的運動是誰播種的?想法從何而來?

比特幣誕生之前的故事系列旨在從歷史視角探索加密貨幣的技術源頭和背后的哲學思想。這個系列共有四篇,重點關注密碼學、加密貨幣的基本機制以及隱私哲學的歷史發展等。系列將從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代展開。

第一部分——70年代:公開密鑰密碼學使密碼學知識傳播到公眾當中

第二部分——80年代:去中心化服務、匿名通信網絡和數字現金的起源

第三部分——90年代:密碼朋克的起源

第四部分——00年代:比特幣的誕生和相關技術

如果我們想要了解加密貨幣及其歷史,從哪里開始呢?

首先談談70年代公鑰密碼學的創建,雖然你可能會像我第一次研究密碼學時那樣對70年代的黑白圖像感到嘆息,但你可能無法意識到這十年有多么重要。

在70年代之前,密碼學主要被軍方用于通信保護。密碼學的主要研究也是由情報機構或IBM等企業運營的獲得許可的實驗室中進行。這時公眾幾乎無法獲得密碼學知識,直到由三位密碼學家Hellman、Diffie和Merkle出版的公開密碼學打破了密碼學的壟斷,同時也引起了密碼學的第一次大熱潮。

公共密碼學的定義和工作原理

密碼學是保護信息免受敵人或者無權獲取信息的人截取的作用,即如何在敵人存在的環境中進行正常通信。它是確保信息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底層機制,也是使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變成現實的原因之一。公鑰加密是加密使用的一種范式轉變,現在依然是大多數加密貨幣協議采用的加密方式之一。

從本質上講,公鑰密碼學允許人們通過不安全的渠道將加密信息發送到公共地址,只有有權訪問公共地址對應的私鑰的人才能獲得解密信息。私鑰還用于簽署和驗證發送的信息,以驗證其來源的合法性。

通過區塊網絡,人們可以將比特幣發送到公共地址并查看它持有多少比特幣,但只有擁有相應私鑰的所有者才能使用比特幣進行交易。

密碼學的第一次大熱潮,如何擺脫政府對密碼學知識的控制?

故事從Hellman,一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開始

Hellman從小就是一個書呆子,他的父親是當地一所高中的物理老師,所以他從小就能接觸到科學知識。他回憶說:「我父親的書架上有一些書,我時常會閱讀它們。包括我現在還記得的一本書《Ganot'sPhysics》,1890年代的舊物理文本。顯然即使對父親來說也算是老古董了,但我很喜歡。所以我對科學感興趣,但并不是從開始就特別喜歡密碼學。」

早期事業

Hellman并非從小開始接觸密碼學,也許他在某個時段學習過密碼學,但直到后來他才與計算機科學產生了很多的聯系。甚至說他在早年就已經規劃好自己的未來的生活。他在1967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電氣工程碩士學位,并在學校里表現出色,度過了非常愉快的時光。他設想自己將在35歲結婚,在此之前環游世界,在大型企業中從事管理工作。

22歲時,他為了加深自己管理方面的研究,選擇攻讀他在研究「決策邏輯」相關的思維方式研究,并以此來完成博士學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攻讀博士學位的第一年他就結婚了,這并沒有讓他放慢腳步,在攻讀博士學位的第二年,他就發表了著名的論文:《LearningwithFiniteMemory》。

到目前為止,他堅持自己的人生計劃,按照自己的夢想為IBM工作,選擇可環游世界和擁有更多財富的生活方式。

HarryFeistel和PeterElias的早期影響

Hellman去了IBM在紐約的ThomasJ.Watson研究中心工作,他當時的工作跟密碼學毫不相關。但IBM有專注于密碼學研究的部門。通過密碼學研究中心部門,他認識了一個名叫HorstFeistel的密碼學研究員,在此之后,他們經常共進晚餐,討論密碼學和一些還未解決的研究問題。Feistel為政府設計數據加密標準。在Feistel的介紹下,Hellman開始接觸密碼學,Feistel也是對Hellman早期影響最大的引路人之一。

當他妻子懷孕時:他開始思考一個不得不面對的永恒困境:家庭和自由?他問自己「我是真的想要環游世界還是想要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

最終他選擇了家庭,因此他去了麻省理工電子工程系當助理教授,在那里他遇見了麻省理工電子工程系主任PeterElias,另一個影響重大的引路人。PeterElias與信息論之父ClaudeShannon合作發明了二戰時期使用的現代密碼學。Hellman與Elias成為了很好的朋友,這也加深了他對密碼學的迷戀。

開啟密碼學的研究

1971年Hellman回到了斯坦福,到了年底,他開始從事密碼學研究。他在斯坦福的朋友和同事都不支持他這樣做的決定,他們擔心美國政府對密碼制作和破解機構的封鎖政策。但Hellman相信密碼學未來將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

斯坦福大學的馬丁·赫爾曼(1973)

1973年,Hellman進行了第一次的密碼學演講,并發布了第一份加密技術報告,引起了大眾的關注,這時一位名叫WhitfieldDiffie研究員聯系到了他。

WhitfieldDiffie,一個聰明到無聊的年輕人

與Hellman不同,Diffie早在10歲時就第一次接觸到密碼學。他的父親是一位歷史教授,并從當地圖書館帶回了一些關于密碼學的書籍。Diffie喜歡數學,但討厭學校,因此即使大家都認為迪菲非常聰明,他卻從未想過像父親所希望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迪菲只是勉強畢業。

盡管他在學校表現的并不出色,但他很聰明,并在麻省理工的入學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曾嘗試如何自學編程,但認為這是非常低級的學習,覺得很是無聊,他選擇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學習數學上。

從事人工智能和密碼破譯者的工作

Diffie剛畢業的時候,美國政府開始征召年輕人參與越南戰爭,但他對戰爭并不感興趣,無奈之下,轉而從事軟件開發和做其他「低級」的工作。與此同時,他還開始在麻省理工的ProjectMAC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做兼職,該工作室是由兩個非常聰明的人在管理:MarvinMinsky和JohnMcCarthy。

Diffie與McCarthy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并從身上學到了很多。Diffie和當時的許多人都不知道的是,McCarthy后來被視為人工智能之父,「AI」這個詞就是由他創造的。McCarthy相信,學習的每一個過程和智能生物的任何特征原則上都可以精確地描述出來,然后可以通過制造機器來模擬這個過程。McCarthy非常關注未來,他相信智能的概念將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出現。在他的指導下,Diffie對網絡、電子密鑰和身份驗證有了深入的了解,后來Diffie跟隨McCarthy來到斯坦福,加入了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實驗室。

2021年全球共有38家上市公司持有237606.01枚比特幣:金色財經報道,盤點發現,2021年全球共有38家上市公司持有237606.01枚比特幣,占比特幣全球發行量1%以上,市值超過百億美金。按照目前比特幣43000美元的價格,包括港股美圖、Succuss Universe Group,日本上市公司Nexon等在內7家公司已經虧損3000萬美元以上。不過,也有上市公司在2014年就持有比特幣,收益率高達12781.5%。[2022/1/8 8:34:59]

在斯坦福大學期間,Diffie閱讀了DavidKahn出版的《TheCodebreakers:TheStoryofSecretWriting》。這本書總結了從古埃及到當時的密碼學歷史,深刻地影響了Diffie對于隱私的信念。他在1973年離開SAIL,繼續專注于密碼學的研究。第二年他在全國各地參與活動,與不同的專家一起討論密碼學的未來。他說:「我正在做我擅長的事情,那就是在圖書館里尋找稀有手稿,開車四處走動,拜訪大學的朋友。」

1974年,他訪問了IBMThomasJ.Watson實驗室,與密碼學研究團隊會面。當時向Hellman介紹密碼學HorstFeistel領導這個團隊。在當時,Diffie無法了解很多被NSA列為機密的工作。后來他被推薦給了MartinHellman,他正好也在研究類似的密碼學。

Hellman與Diffie的相遇

「1974年秋天,Diffie出現在我的門前,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一天」,Hellman在2011年曾回憶道。

通過介紹,他們約定在Hellman家中會面。Diffie下午就來了,晚上11點才離開。在這幾個小時的時間里,他們討論地越來越忘我,從密碼學到哲學。Hellman講述說,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真的很重要,在不被理解的環境里工作是一種極大的負擔。不久之后,Diffie在當地的一個研究小組工作,平時他會花更多的時間和Hellman一起研究密碼學。

數據加密標準

1975年初,美國政府制定了數據加密標準DES,這是第一個被批準用于公共和商業用途的加密協議。在NSA的推動下,金融服務業和其他需要強加密的商業部門等陸續采用DES。

在DES公布之前,密碼學和軍用性質的物品一樣,必須獲得許可才能被采用,或從事相關的工作。DES是第一次公開批準使用這種技術。

DES是如何設計的

在1972年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進行的一個研究中,人們意識到了對大眾加密密碼的需求。1973年和1974年人們開始向美國各地的研究中心提議設計出適用于大眾生活的加密密碼。1974年IBM構思出了一種名為Lucifer的加密密碼。

Lucifer是由IBM密碼學研究部門研究員HorstFeistel領導設計的。該密碼是對先前開發的密碼的改進,但符合NSA的設計要求。在經過NSA的實際使用之后,NSA希望將密鑰大小從64位減少到48位,這意味著只需要更少的處理能力即可加密和解密。在經過討論之后,最終密鑰的大小減少到56位。

Hellman與Diffie對DES的批評

Hellman和Diffie最初是張開雙臂擁抱DES的,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將密碼學帶入公眾視野的一大步。但他們發現縮短密鑰的長度非常容易受到攻擊,無法保障信息的安全。更重要的是,IBM研究團隊指責NSA擅自篡改了密碼。在密碼被華盛頓進行審批返回后,研究人員發現密碼被更改過。

在70年代,人們普遍對政府不信任,這種警惕源于二戰前后集權主義政府對民眾的控制。在1984有許多探討關于政府監督、社會控制和個人自由的言論熱潮,這場討論也反映了公眾對政府角色的警惕。這種情緒一直持續到到60年代,期間因肯尼迪遇刺、古巴導彈危機、黑人權利和同性戀權利等發生了影響重大的社會運動。70年代水門事件加劇了這種恐慌,尼克松總統授權竊聽民進黨全國委員會總部的會議。對于公眾來說,他們的恐慌正在慢慢變成現實。

人們甚至相信美國國家安全局已經建立了不為公眾所知的獲取信息的方式。

Merkle,一個發揮關鍵作用卻還未察覺的年輕人

DES發布后不久,Hellman和Diffie發布了一篇名為「Multi-UserCryptographicTechniques」的技術論文,他們很快了解到來自伯克利的23歲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RalphMerkle同樣在研究這個問題。

Merkle的謎題

在遇見Hellman和Diffie之前,Merkle就已經開始研究公鑰加密概念了,這就是后來的Merkle謎題。他在學習計算機科學課程時偶然提出了一個問題:當敵人已經知道所有的信息時,如何重建新的安全通信?他把這個問題當成了這門課程的研究主題開始研究。

「當我想到竊聽者知道一切并且在被監聽的情況下,你似乎無法建立安全性。所以我第一個想法是,我要嘗試證明它是不可能的。但當我開始證明這種情況下無法建立安全性時,我嘗試了很多次,最終發現無法證明它是不可能的」

「然后我想了想,既然我不能證明你做不到,我就反過來想辦法去做。在我試圖證明無法做到的過程中,我很清晰證明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當我開始證明它是能夠做到的時候,我嘗試用各種辦法來完善存在的缺陷,當我清楚如何做到時,這一切發生的非常迅速。我可以找到一個即使敵人、闖入者、傾聽者知道一切的前提下通過加密密鑰來建立安全的通信路線的方式。」

由于Merkle并沒有了解過密碼學的歷史,也沒有學習過密碼學的理論知識,所以他并不認為這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他把所有的想法寫下來,然后當初分享,卻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和否定。

計算機安全課的老師聽不懂他的作業內容,叫Merkle停止這種天真的想法。計算機科學期刊拒絕發表他的研究內容,因為編輯認為他的工作內容并不在當時密碼學思想的主流當中。

在機緣巧合之后,Merkle與一位名叫PeterBlatman的計算機科學家分享他的想法,后者立即注意到了他的研究價值。Merkle不知道Blatman是Diffie的朋友,在Diffie邀請Blatman去斯坦福參加密碼學聚會的途中,Blatman簡要概述了Merkle正在解決的問題。

顯然,Diffie多年來一直在為同一個問題著迷,在聽說某個年輕的計算機科學專業學生如何潛在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后,他先是直接否認了這種可能性,然后開始對這種解決方案的可能性感到興奮。隨后Diffie發給了Merkle一篇最近提交的論文,主要內容是在假設可能的情況下探索公鑰加密的應用。

在讀完寄來的論文之后,Merkle把自己的論文也寄了過去。Hellman和Diffie看完之后,深受啟發,完全轉變了研究思路。盡管Merkle年輕且完全缺乏密碼學知識,但他的創作力已經解決了公鑰分配問題。這位年僅23歲的年輕人設法實現了諸多學者多年來努力未能做到的事情。

但是Hellman和Diffie發現他的解決方案效率低下,憑借他們對密碼學的理解,很快就找到了解決密鑰分配問題更加高效的方案,并提出了公鑰密碼學新的發展方向。很快,他們的研究內容被寫成一篇論文,被稱為「密碼學的新方向」

Merkle也接受了Hellman的邀請,前往斯坦福大學,并作為博士生在Hellman手下工作。

密碼學的新方向

Compass Mining將贊助比特幣核心開發者Jon Atack:金色財經報道,比特幣挖礦硬件市場Compass Mining宣布將捐贈8萬美元以贊助比特幣核心開發者Jon Atack。此次捐款是通過人權基金會(HRF)提供的。Compass Mining首席執行官Whit Gibbs表示,像Atack這樣的開發人員是比特幣增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沒有他們,比特幣的發展將“明顯受到影響”。[2021/8/11 1:47:09]

在1976年11月發表的《密碼學的新方向》論文中,主要討論了密碼學、公鑰密碼和促進認證通信協議的基本問題。

Merkle因其工作而受到贊譽,但最終通信協議被命名為: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然而盡管如此,在1977年公鑰加密獲得專利時,Merkle被認為是三位發明者之一,Diffie認為默克爾可能是公鑰傳奇中最具創造力的角色。

在這篇文章當中,討論的概念就是用于設計和保護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區塊鏈。最后他們表明本文的目的之一:「激勵其他人在這個令人著迷的領域工作,這個幾乎被政府完全壟斷的領域——密碼學新方向。

Hellman他們的工作打破了政府對密碼學知識的控制,公眾也第一次獲得使用強大的加密技術的機會。由于對政府的DES密碼的不信任,論文中的技術引發了公眾對加密學和加密研究的第一次大浪潮。

后來知道Hellman、Diffie和Merkle并不是公鑰密碼學的第一批構思者,它的一種形式最初是由英國情報機構(GCHQ)的研究人員創建并應用于通信的,但它一直都屬于機密,無法被公眾所知道。想象一下,如果這三位從未公開過公鑰加密,我們的世界可能會非常不同。

Hellman、Diffie和Merkle發表的論文成功地激發了新一輪的創新浪潮。這場浪潮將持續數十年,而政府機構卻對他們的發現不加理睬,這種對比非常突出了密碼學和其他科學領域中開放式協作工作的重要性。

正如論文第一行開頭寫到的那樣,「我們今天站在密碼學革命的邊緣」。Merkle作為Hellman和Diffie的學生,在80十年代發明加密散列技術,繼續影響密碼學的發展。

Hellman、Diffie和Merkle三位密碼學家打破了公眾和密碼學之間的障礙,80年代被稱為DavidChaum的密碼學將繼續直接建立在他們的工作之上,將匿名通信、支付以及去中心化服務的需求概念化。顯然只有通過70年代三位密碼學家的奉獻,DavidChaum的工作才變得可能。

從70年代開始

在公鑰密碼學出版后,去中心化的故事就開始了。這要從一個名叫DavidChaum的學生說起,他和RalphMerkle一樣,來自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計算機科學專業。

他在攻讀研究生學位階段時,通過MartinHellman、WhitfieldDiffie和RalphMerkle關于公鑰密碼學的出版物《密碼學新方向》了解到了密碼學。Chaum并不是唯一一個開始了解到密碼學的,實際上當《密碼學新方向》發表時,公眾對密碼學的熱情開始在學術界、研究人員和工程師中像野火一樣蔓延開來。當時隨著蘋果、英特爾和惠普等公司的發展壯大,舊金山灣區正在成為世界技術領先者的聚集地,在國際上吸引了大量科技人才。

在微軟和蘋果進行了十年左右的競爭之后,70年代的個人計算機熱潮正在逐漸衰退。1977年《星球大戰IV》剛剛上映,互聯網的概念開始在全球引起關注,世界正在走向數字化的未來。圍繞計算機、機器人等技術,世界各地都處于新事物不斷涌現的時期。蘋果創紀錄的13億美元IPO為即將到來的軟件浪潮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并為硅谷未來30年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在密碼學的第一波新浪潮中,Chaum出于對技術天生強烈的好奇心,他很快就了解并接受了密碼學的概念。雖然對Chaum早年生活細節知之甚少,但他分享了天生對技術的好奇心是從何而來,他童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解鎖和破解保險箱密碼中度過。

他來自一個富裕的家庭,很早就已經開始使用電腦。和許多現代青少年一樣,他青少年時期在電腦屏幕前度過了大量時光,但那時他并沒有花時間嘗試破壞計算機系統和破解密碼。作為第一代使用計算機長大的人,他對技術也是非常了解。后來當他攻破了看似安全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后,對當時的大多數技術產生了一種極其不信任的感覺,因此也引發了他的黑客妄想癥。

他在研究時發現了密碼學被忽略的一個方面:元數據。

消息加密,不是全部答案

雖然公鑰加密從概念上解決了加密消息的安全性問題,但Chaum認為這只是難題的一部分。他認為加密并不意味著安全,誰跟誰在交談,以及何時交談等被加密的信息周圍的未受保護的數據,對個人隱私來說是極大的隱患。通過一些相關而未受加密的信息,理論上可以識別和跟蹤他人。

當他完成研究生學業之后,決定寫一篇關于通信安全數據分析的研究論文:《如何對誰跟誰在通信以及何時交談的信息保密?》

1979年畢業后,他在1981發表了他第一篇密碼學論文:《無法追蹤的電子郵件、回信地址和數字簽名》。在論文當中他引用了《密碼學新方向》當中的內容,概述了個人隱私風險,并提供了使用混合網絡的匿名郵件協議保障個人隱私的方法。通過混合網絡,可以保護通信雙方的身份和消息發送時間不被別人發現。

混合網絡是如何工作的?

混合網絡是由節點組成的網絡,這些節點以混合原始發送者的身份和消息時間的方式相互通信,并且節點之間使用公鑰加密來驗證信息。

當你使用混合網絡向某人發送消息時,加密的信息首先被傳遞到一個節點,然后在該節點上與來自其他發件人的消息進行批量處理,進而將在不同節點之間發送該批次。想象一個裝滿消息的彈球在不同節點上彈跳,最后消息退出網絡并最終到達預期地址。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將原始發件人的信息隱藏,同時回件人也無法得知原始地址,因此發送者的身份和消息將保持未知,同時阻止跟蹤和監視等行為。

在設計網絡時,他否定了使用單個消息驗證器的解決方案,認為它很容易被攻破。他堅持認為在理想情況下,每個參與者都是有權威性的。

后來混合網絡被用于搭建匿名瀏覽器TOR和Monero,在TOR上,你可以購買和雇傭殺手。

無法被追蹤的交易支付

在了解未受保護的元數據存在潛在風險后,他開始以同樣的邏輯思考金融交易。在日益數據化的世界中,Chaum相信電子商務將在世界上發揮巨大作用,而消費支付的可追溯性也將如此。他認為交易和購買商品的時間不僅可以被用來追蹤用戶,還可以分析個人生活方式、消費者選擇和傾向。

個人每筆交易的付款時間可以揭示很多關于個人的行蹤、交往和生活方式的信息。例如,考慮付款的商品、交通、酒店、餐廳、電影、劇院、講座、食品、藥品、酒精、書籍、期刊、會費、宗教和捐款等。

1980年,他為一種由密碼學保護的數字現金交易系統申請了專利,該系統成為了加密貨幣的基礎。這項專利勾勒出一項具備以下功能的協議:

使用外部系統進行金融交易

與外部系統交換數據

包含鏈接外部系統內數據所有權的ID

儲存與外部系統互交相關的數據

通過加密保護儲存的數據,可以使用所有者已知的秘密ID訪問這些數據

Chaum后來在他的論文中進一步完善了匿名支付的概念:《不可追蹤支付的匿名簽名》,該論文后來在1982年發布。與混合網絡概念類似,他提出的支付協議要求對發件人的金額、發送和交易時間進行屏蔽。

摩根大通調查:三分之一大型投資者認為比特幣是“老鼠藥”:根據摩根大通周二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三分之一的大型投資者認為加密貨幣是“老鼠藥”,另外16%的人稱其為“暫時的時尚”。摩根大通頂級策略師表示,投資者對加密貨幣未來的看法非常分歧。此外,五分之四(81%)的投資者希望對加密進行更嚴格的監管,幾乎所有人(95%)都認為欺詐在加密世界中有些或非常普遍。”(CNBC)[2021/6/23 23:58:07]

偶然的發現:去中心化理念

在當時,Chaum還是一名學生,他的工作被他的同齡人認為是敏感和激進的。與70年代在斯坦福大學的MartinHellman類似,Chaum的工作也面臨著審查。在攻讀博士學位時,他的班主任告訴他:

「不要在這方面工作,因為你永遠無法判斷一個新想法對社會的影響。」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的班主任竟然是對的。

盡管受到來自同齡人的壓力,Chaum還是決定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在重新審視他在第一篇論文中關于混合網絡的想法后,他決定研究計算機系統中的信任概念。

作為一名黑客,Chaum不信任計算機系統中的中央機構,他認為中央機構很容易被黑客侵入,相反,他認為由「權威」參與的系統更難妥協。Chaum研究了在互不相信的各方之間建立信任的計算機系統概念,他在論文中提出了分散服務的必要性:由相互可疑的團體建立、維護的可信任計算機系統。

維護計算機系統的組織只信任它是不夠的;許多個人和組織需要信任特定的計算機系統……

還有許多其他類似的計算機應用程序涉及與消費者相關的私營部門記錄,例如來自信貸、保險、醫療保健和雇傭關系的記錄。公共部門的記錄保存,在稅收、社會保障、教育和兵役等領域非常相似……

所有這些應用程序都涉及擁有或控制計算機系統的一組人,他們特別關注維護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確保系統維護的數據的生存——他們將被稱為「受托人」。第二組或一組組主要關注系統可用的與他們相關的數據的機密性。可能有第三組或一組組,可能與第一組和第二組重疊,他們關心系統運行的正確性……

——互不信任的團體建立、維護的可信計算機系統

最初他認為混合網絡是去中心化服務的概念之一,他對元數據的擔憂使他專注于對匿名支付的研究。雖然Chaum專注于個人隱私,但在自己查看了他的工作和他如何提出去中心化概念之后,他很可能在當時并不理解去中心化的重要性。

他將去中心化服務當成解決消費者和企業在某些應用方面的利益沖突的一種手段。在他的論文中,權力下放不是在當今世界被描述為一場社會運動,而是首先作為企業經濟解決方案而提出。

1982年畢業之后,他決定繼續研究密碼學。與此同時,在那一年《時代》雜志將「計算機」作為他們的年度關鍵。想象一下2022年年度關鍵詞是加密貨幣,比特幣。

隨著時間的發展,他的想法也開始成熟起來,對未來的愿景開始在他的腦海里形成。Chaum開始對計算機極快的增長速度表示擔憂。

1985年Chaum對世界的警告

計算機正在剝奪個人控制有關他們信息使用方式的能力。公共和私營部門組織已經獲取了大量的個人信息,并在彼此之間進行交換。個人反而無法得知這些信息是否準確、過時或者被不適當使用。計算機技術帶來了更嚴重的新危機:一小群人可以通過從日常消費者交易中手機的數據,進行大規模監視,或者推斷個人的生活方式、活動和聯系。消費者交易支付的自動化正在將這些危機擴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Orwell所描繪的反烏托邦世界里,談論到了圍繞計算機系統建立用戶數據庫的危險性。Chaum警告說,這種計算機化的持續趨勢將使得社會對剝削和大規模監視持開放態度。他還認為,監視可能會大大降低個人在群體和公眾生活中的參與和表達。此外安全性不足和個人身份信息存在的被攻擊風險將成為「國家漏洞」。

在他總結了之前匿名網絡消息傳遞和去中心化支付的研究之后,提出了去中心化經濟。盡管之前他的想法是支離破碎的,但他回來知道了圍繞去中心化服務的真正重要性。他看到了世界正在走向的未來,并且敏銳地意識到社會面前的十字路口。Chaum明白互聯網架構的設計會產生持久的社會和影響,他展望了兩種未來的可能性:一種是采用當前技術構建,另一種采用分布式服務構建,這兩種方法有著完全不同的未來。而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它都可能對經濟自由、民主和我們信息權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那么去中心化的定義到底是什么呢?

Chaum最基本的信念之一是個人隱私權,隨著世界聯系越來越緊密,他意識到了保護個人數據的必要性,并將密碼學視為一種保護手段。

密碼學本質上是一種保護信息免受無權訪問它的人進行操作的機制。密碼學是強制執行的數學法則,超越中央控制的力量。當個人有權使用加密技術控制和保護他們的數據時,才能實現真正的個人隱私保護。

Chaum相信數學,但他不信任政府和公司。他將去中心化服務視為保護隱私的手段,通過密碼學技術,去中心化系統將不受中央的控制,這也是它受信任的原因。

Chaum是一位時間旅行者嗎?

Chaum并不是時間旅行者,他只是對未來有著異常清晰的認識,現在證明他是對的。

雖然看起來確實如此,但我們并沒有走去中心化的道路。沒有一個系統是完美的,就算是世界聽從了他的建議,我們也許仍然需要處理同樣嚴重的問題。盡管如此,歷史已經表明需要去中心化的服務。

在他論文發表40年后的現在,世界確實圍繞著中心化在構建服務,Facebook有超過22億用戶,然而也確實由于去中心化技術的缺失,數據濫用的現象頻繁出現。

雖然互聯網可能已經走錯了路,但并非表明事情為時已晚,無法改變。世界永遠在運動,文化、技術和社會也在不斷演變,問題是如何改變?

從80年代說起

在80年代,技術、軟件和硬件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1982年,Adobe、Autodesk和SunMicrosystems成立。

1983年,Intuit成立,MicrosoftWord發布。

1984年,思科成立,戴爾成立,微軟Word發布,惠普發布了他們的第一臺噴墨打印機。

1985年,美國在線成立。

1987年,McAfeeAntiVirus成立。

1989年,AdobePhotoshop1.0發布,蘋果公司闖入美國公司收入排名前100。

雖然科技世界迅速發展,但生活、法律和社會的其他領域卻未能跟上腳步。互聯網逐漸被黑客統治,犯罪分子變得越來越老練,而美國政府仍然自大狂妄,不以為然。

聯邦調查局特工AgentBaxter和星球大戰發行商Autodesk

搖滾樂隊作詞人JohnPerryBarlow是互聯網的早期用戶,并且是許多在線社區的成員。1990年4月,Barlow接到聯邦調查局的電話,要求對他進行審查,雖然Barlow不知道聯邦調查局為什么這樣做,但他知道如果拒絕他們的請求會引起不必要的懷疑。

幾天后聯邦調查局特工AgentBaxter來到了他家門口,指控Barlow是名為NuPrometheus黑客組織的一員,與MacintoshROM源代碼被盜一案有關。盡管AgentBaxter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他的指控,但Barlow很快意識到自己可能被定罪。

Northern Data與Block.one支持的比特幣挖礦公司簽署協議:高性能計算(HPC)解決方案提供商Northern Data AG與新客戶簽署協議,該客戶是由Blockchain Powerhouse Block.one支持的比特幣挖礦業務,其初始容量為180兆瓦,可升級至300兆瓦,將于2021年初投入使用。

Block.one首席執行官Brendan Blumer(BB)表示,“Block.one專注于利用EOSIO為更大的區塊鏈行業帶來更大的可擴展性和透明度,這讓我們看到了Northern Data及其戰略市場定位和強大的領導力。我們很高興與他們合作,推出由EOSIO提供支持、前所未有的比特幣挖礦解決方案。”(DGAP)[2020/7/3]

由于這是設計軟件和技術方面的犯罪,你可能認為會派出對其有一定了解的特工來調查Barlow,但是顯然沒有。根據Barlow回憶,AgentBaxter對計算機技術完全不了解,審訊接近三個小時。

就像一個父親最初可能會嘲笑他笨拙的兒子一樣,當Barlow坐在審訊室時,他開始擔心美國的未來,他意識到特工AgentBaxter和政府其他人對計算機技術的陌生并濫用用戶信息的事件可能會威脅每一個人的權利和自由。

在經過三個小時的審訊無果之后,AgentBaxter讓他離開了。之后Barlow將他的經歷發布在世界上第一個在線社會論壇WELL上。WELL創建于1985年,是當時潮人經常會瀏覽的地方。

不久之后,另一外有類似經歷的人聯系了Barlow,他就是80年代軟件大佬MitchKapor,筆記軟件制作公司Lotus的創始人。Lortus曾發行了第一個電子表格軟件,后來在1990年被IBM以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Kapor同樣被指控為黑客組織NuPrometheus的組織成員,他也為FBI對軟件和技術的無知而感到震驚。如果當局都不了解這些,他們又怎么能夠保護人們的隱私安全。

一周之后Kapor與Barlow會面。當暴風雪還在Barlow的辦公室外肆虐時,他們談論了被指控的經歷以及最近FBI的OperationSunDevil行動。

我們的經驗表明,許多電腦黑客嫌疑人不再是只知道玩游戲而被誤導的青少年,而是一些高科技計算機操作員,他們利用計算機從事非法行為。

除非有合理的理由,人們的人身安全、房屋、文件和財物不得受到無理搜查和扣押,同時不得在沒有確認證據的情況下簽發逮捕令。

這大概意思就是說為了打擊犯罪,我們現在可以為所欲為。但是我們盡量不侵犯和虐待任何人。

OperationSunDevil行動的第一個目標是一個被稱為「末日軍團」的黑客組織。不久后名為AcidPhreak、PhiberOptik和Scorpion的成員遭到突襲,他們被指控入侵電話系統。FBI踢開了他們的門,搜查了他們的住所,將他們的房子翻了個底朝天,他們的電腦連同書籍、筆記電話、錄音和其他可疑電子設備被沒收。他們的家人也未能幸免。

在Kapor和Barlow結束討論之后,他們都意識到FBI的行為違背了公民的權利,并準備采取一些措施捍衛他們的權利。

ElectronicFrontierFoundation的成立

一周之內,Kapor和Barlow就在紐約為這三名青少年成立了法律團隊為其辯護,并承擔所有法律費用。他們與以捍衛公民自由權力而聞名的律師事務所RBSKL合作。這場辯護也成為90年代的第一次政府和個人因為計算機網絡導致的沖突。

一名記者在跟進Barlow在聯邦調查局的經歷時,Barlow談論到了他與Kapor一起為黑客辯論的事情。沒想到幾天之后報紙上的標題是《LOTUS創始人為黑客辯護》。

新聞頭條在公眾之間席卷開來,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SteveWozniak作為顧問加入,并為這場辯護提供資金,科技企業家JohnGimore也同樣加入了顧問團隊。

Gimore是一名自學成才的程序員,同時是SunMicrosystem的第五位員工,持有SunMicrosystem大量的股票期權。在他看來,除非這是確信正確的工作,否則永遠都不會接受它。他被稱為麻煩制造者,經常惹惱美國國家安全局。就在1989年,他泄露了一份NSA禁止的密碼學論文。在80年代后期,他主持了以無政府主義者、瘋子和恐怖分子聚集地而聞名的ALT論壇。在1989年他為了追尋他所堅持的言論自由、軟件自由和加密自由,創辦了名為CygnusSupport的公司。

在這不久,美國特勤局再一次查封了一家名為SteveJacksonGames的游戲公司。這家游戲公司正在制作一款名為Cyberpunk的電子游戲,而特勤局認為這是一個計算機犯罪說明手冊,因此查封了他們的辦公室,甚至刪除了許多內部的電子郵件。這件事更加說明了特勤局的魯莽失控,完全沒有數字權利的概念。

1990年6月8號,Barlow發表了他著名的論文《Crime&Puzzlement》,在這片論文中他寫到Kapor、Wozniak和Gilmore參與的所有事情并為他們的辯護。他認為美國正在進入信息時代,但卻既沒有法律也沒有意識來適當保護和傳遞信息本身。他在文章的結尾處透漏了ElectronicFrontierFoundation的成立,該組織將為數字信息保護的法律拓展網絡空間做出努力,同時為個人隱私被侵犯的法律辯護,并提供資金支持。

有關個人數據隱私權法律條文的提出

1991年年初,參議員Biden在第266號法案中增加了一項內容,即允許政府在法律適當授權的情況下訪問個人語音、數據和其他通訊的純文本內容。換句話說政府基本上能夠隨意監視所有的可用通訊。

當時一位名為PhilZimmerman軟件工程師正在構建加密程序,在過去的十年里,他一直作為核心人物參與大量有關于自由的活動。最近他正在構建一個工具,可以讓任何擁有計算機的人使用RSA加密算法來加密消息和文件。RSA在當時是軍用級的,僅用于商業范疇,但PhilZimmerman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能夠使用強大的密碼學和匿名通訊,他構建的程序被稱為PGP,靈感來源于一個名叫Ralph'sPrettyGoodGrocery的雜貨鋪。

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將PGP推廣出去,當他得知第266號法案時,他認為這是最好的時機。政府即將使得間諜活動合法化,而這正是他希望用PGP防止的事情。他將法案確定視為最終期間,將PGP盡可能地交給更多的人手中。PhilZimmerman拒絕了五次收購,他說這不是一個商業產品,而是一個人權產品。

他在1991年5月份發布了PGP,并寫了一篇關于《我為什么編寫PGP》主題的文章。由于缺乏資金,時間緊迫等原因,PGP1.0版本用戶體驗并不是很好。在這篇文章里,他提出:

如果隱私被取締,那么只有不法分子才會有隱私。情報機構、大型武器、販、國防承包商、石油公司和其他企業巨頭可以使用良好的密碼技術,但普通民眾和基層組織大多無法獲得且負擔得起的軍用級公鑰密碼技術。而現在,PGP使人們能夠將隱私掌握在自己手中。社會將對它的需求越來越大。這就是我創造它的原因。

他將PGP上傳到不同的論壇和網站上,并且開源、免費,無需任何商業使用許可證。他想把軍用級加密技術交到每一個人的手中,在他朋友們的幫助下,PGP開始傳播。一周之內,人們在世界各地開始使用PGP,一個月內,已有數千人下載。

聲音 | Peter Schiff:比特幣因為市場營銷炒作而成功:Peter Schiff表示,數字資產的迅速崛起完全歸功于巧妙的營銷策略。作為一位眾所周知的加密貨幣反對者,他表示:“黃金是一種更好的存儲價值的產品。比特幣是一項重大的營銷成功。但要真正成功,需要創造足夠的FOMO,以吸引機構投資者加入。(Bitcoinexchangeguide)[2019/7/30]

與此同時,由于包括EFF在內的公民自由團體對第266號法案的反對,Biden最終刪除了這一項內容,這一舉動變相地推動了PGP在公眾之間的流行。

May和Hughes,兩個瘋狂的人

在接下來一年,Gilmore在舊金山舉辦了一場派對,并邀請眾多加密學家參加。在這場派對上,EricHughes與TimothyC.May相遇了。

Hughes是一位年輕的數學家,在來到阿姆斯特丹之后,一直在DavidChaum的Digicash工作。May最初是英特爾的一名硬件工程師,在過去三年他一直嘗試寫一部關于DavidChaum所描繪的未來世界的非傳統小說。

雖然Eric20多歲,May30多歲,但他們立即因為同樣瘋狂的自由觀點建立了緊密的聯系。而且他們也同樣癡迷于DavidChaum的作品。

TimothyC.May從小由一名海軍軍官撫養長大,性格外向粗獷。他從12歲開始就是一個向往自由的自由主義者。當Chaum從小喜歡玩密碼鎖和保險箱時,May最喜歡的是AR-15突擊步槍和喝酒,他喜歡拿著一直沉重、冰冷的金屬槍支,享受著自由解放的感覺。后來他成為了硬件工程師。

在80年代,May被網絡世界的西部狂野所吸引,幻想著加密技術可以讓很多網絡活動變得更加容易且安全。1986年他讀過DavidChaum的論文后選擇了辭職,他想要寫一部關于DavidChaum所描繪世界的小說。離開英特爾之后,May擁有大量的股票期權,所以他不用為沒有收入所擔憂,從而專注于《Degreesoffreedom》小說創作。

May試圖構建一個由數字貨幣、數據「避風港」、時間戳和NSA監視統治的世界。然而和大多數想要寫間諜小說的青少年一樣,他也從未完成他的小說。他不滿足于在小說里構想虛幻的世界,并開始真正的創建一個真實的世界。

EricHughes本科時曾在伯克利大學學習數學。他在一次密碼學會議上接觸到了DavidChaum。

Chaum一直在談論數字貨幣系統,他強調匿名支付在日益數字化的世界中的重要性。與其他人不同,Hughes被密碼學技術和其影響所吸引。在短暫的咨詢之后,他前往阿姆斯特丹開始在DavidChaum旗下的Digicash工作。盡管他著迷于他的研究,但Hughes表示他不太喜歡Chaum的性格,在Digicash短暫工作后,他回到了家。

1991年5月早些時候,Hughes申請伯克利研究生。在他尋找住所時,May主動提供幫助,并且他們在一起住了一段時間。

Hughes和May連續多日都在討論加密貨幣。一個富有且失敗的作家,和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整天討論數學、協議、編程語言和安全匿名系統。

第一次加密自由主義者聚會

1991年9月晚些時候,May、Hughes和Gilmore想要定期召開技術自由主義者聚會,地點選擇在了Hughes新租的房子。因此在9月的一星期六早上,大約30多名學者、工程師和加密貨幣倡導者在空蕩蕩的地板上開始了激烈的討論。

May準備了57頁講義,詳細介紹了密碼學的概念以及未來的設想,同時分發了前一周發布的PGP2.0的軟件副本。

在隆重地分發完數據包之后,他開始大聲地朗讀被他成為加密無政府主義宣言的創作文章。

這篇文章是1988年May短暫的作家生涯中寫下的宣言,它描繪了一個未來的愿景,由密碼學和數學法則統治的自由世界。他最初是為密碼學會議CRYPTO88編寫的,分發了數百份給參與人,但沒有人太關心密碼學的影響。

但是與出席CRYPTO88的人不同,當May宣讀宣言時,席地而坐的加密狂者者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May并不相信公司會保護隱私和自由,相反他相信數學可以。

May在2017年的一次視頻會議中評論到,至少有一兩個在場的人很可能創造了比特幣。

到現在你可能已經意識到這些人是多么龐大的極客先驅。

在剩下的時間里,他們用紙和信封來玩一個設有數字貨幣、信息市場、匿名機制、交易系統的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他們自然遇到了Chaum最初遇到元數據的可利用性問題,對自80年代以來密碼學的進展甚微感到沮喪。他們整晚都在討論密碼學,例如如何實施Chaum的混合網絡解決方案,許多人最后就在光禿禿的地板上睡著了。

第二天在May和Hughes在買早餐的時候,他們突然想到既然大量潛在的密碼學狂熱分子活動在網絡空間,為什么要把俱樂部限制在物理世界呢?他們意識到可以在互聯網上建立聊天室。

僅僅在一周之內,Hughes開發了mailinglist1.0,使用它可以向不同用戶發送郵件,并將原始發件人信息隱藏。mailinglist同時還在被不斷完善,HalFinney利用PGP2.0將郵件進行加密,還有Cottrell通過消息批處理隱藏發送郵件的時間。

科技雜志主編JudeMilhon,也是當時Hughes的女友,評論道:「你們只是一群密碼朋克」。

漸漸密碼朋克和密碼學變成蔑視的象征,同時也是追求自由極客們的另外一種驕傲。在第一次會議結束一個月之后,mailinglist開始投入使用,成員之間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訂閱cypherpunks-request@toad.com,相互通訊交流。

13年后,DavidChaum的混合網絡概念終于實現了。

密碼朋克的誕生

Mailinglist在不久之后成為美國國內圍繞密碼學、交易和暗殺等違法行為最隱蔽的聚集地。JulianAssange與TOR、BitTorrent的創建者可能就在其中,比特幣有可能早就在Mailinglist中出現或討論過。

一周之內,它就有了100個訂閱者。到了年底,全球出現2000多個類似的mailinglist地址。

1992年10月10號,他們發布了第一次社區公告,宣布了第二次密碼朋克線下會議的具體細節,具體位置就是谷歌目前所在的地方。

用簡單幾個特性來概括密碼朋克:

密碼朋克認為隱私是一件好事,并希望有更多的隱私。

密碼朋克因此致力于密碼學。

密碼朋克喜歡練習。

密碼朋克編寫代碼。

與歷史上的其他運動不同,密碼朋克能夠以平等的條件,通過直接行動擊敗政府。

Gilmore的惡作劇

在Gilmore經營他的公司,組織加密反叛者聚會時,他還一直與國家安全局打官司,并為加密朋克贏得了另一場勝利。

1991年6月,Gilmore得知一些由密碼學家WilliamFriedman出版的書籍,在他拜讀了兩卷著作之后,發現其他四卷是屬于機密資料,無法獲得。WilliamFriedman是美國信號情報局,即美國國家安全局前身的創始人。Gilmore想要知道被列為機密文件的剩下四卷內容。

最終在朋友的幫助下,他來到了佛吉尼亞,在美國國家安全局找到了確切書籍,并郵寄給自己。

然而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當國家安全局得知此事之后,要求Gilmore交出拿走的書籍,但他拒絕了這一請求:「這些只是關于相對簡單的密碼技術的教科書,并且是通過合法渠道獲得的。」為了避免國家安全局的進一步打擾,Gilmore把這件事告訴了媒體,國家安全局為避免影響變大,被迫放棄了對Gilmore和書籍的追查,不久之后該書籍被徹底公開。

事實上,這些書對Gilmore和加密朋克有什么具體價值呢?

顯然并沒有什么實際價值,Gilmore只是想站起來反抗國家安全局,證明政府是可以被打敗的,這一次他成功了。

PGP2.0陷入困境

1993年初,PGP開始進入美國政府的視線。由于RSA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監管機構開始關注到Zimmerman,同時對違反《武器出口管制法》的行為發起了刑事調查。自二戰以來,密碼學一直被視為軍用產品,屬于軍需品級別。90年代的世界是一個數字世界,軟件和計算機領域貢獻了美國的主要GDP。

隨著Zimmerman訴訟開庭日期的到來,EFF和公眾聚集在他身后,支持Zimmerman。作為對政府的回應,他將PGP源代碼的副本打印在了書籍封面上。根據言論自由,書籍受到第一修正法的保護,但密碼學不被允許。那么一本含有密碼學源代碼的書會怎么樣呢?

盡管公眾對政府充滿了嘲笑,但Zimmerman無法否認他違反了《彈藥法》,他的明星法律團隊一致認為勝訴是毫無希望的。

直到一位名叫PhilDubois的律師有了一個想法。PhilDubois以保護罪犯、名人和行事瘋狂的人而著名,他的想法不是否認和懇求,而是繼續進攻,并將政府描繪成對自由的威脅,這將是Zimmerman勝訴的關鍵。幸運的是,政府很快就陷入到了輿論漩渦。

在Zimmerman案件不久之后,即1993年4月,第266號法案又以另一種形式出現:《TheClipperChip》。

打敗TheClipperChip法案

TheClipperChip法案的通過,意味著允許聯邦、州和地方執法官員能夠解碼截獲的語音和傳輸的數據。該法案進一步激化了公眾輿論發酵。

ClipperChip是一種加密數據的制造標準,與70年代的DES類似,它是克林頓政府管理國家安全的新嘗試,換句話說,政府只是想保護每一個人,并隨時隨地訪問他們想要的一切。雖然70年代DES被懷疑存在后門,但ClipperChip更加直接地展示政府的無理要求。

與DES的56位密鑰不同,ClipperChip使用80位密鑰。和今天大多數政府項目一樣,它的工作質量不值得相信。

由于長期對政府的不信任以及過去三年政府對公共隱私的所作所為,ClipperChip的宣布引起了公眾強烈的反對。

一群非常興奮的密碼朋克

官方民權組織EFF對這項提議做出了回應,對它如何危及自由進行了較為溫和的批評。但卻引發了普通公眾對法案的狂熱反對和偏執,甚至覺得反烏托邦世界1984即將成真。

與政府與公眾的緊張不同,加密朋克們此時相當興奮。

想象一下你預測了世界末日并開始為它做準備。十年后它發生了,雖然世界將要迎來末日,但看著自己曾經的結論正在逐步變成現實,你很難不興奮。加密朋克預測并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戰爭將在我們身上發生,TimothyCMay說道,克林頓和戈爾領導的政府仍然沒有做出改變。

TimothyC.May、EricHughes、JohnGilmore和其他密碼朋克以一致的熱情團結起來反對該提案。盡管加密朋克公開反對該方案,并做了激烈的辯論,但包括May在內的許多人實際上并沒有認真對待它。

因為他們知道ClipperChip設計的漏洞,以及公鑰密碼學的缺陷。ClipperChip的設計對于他們來說就會是一個惡心的笑話。

在它發布的那天,May寫道:

首先,壞消息是政府想要控制密碼學。盡管他們對此含糊其辭,但很明顯他們最終會嘗試禁止公共密碼學的發展,Zimmerman和其他人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現在好消息是游戲結束了,我們贏了。政府可能會采取行動,但這仍然無關緊要。我們所擁護的國家在面對糟糕的情況時做出了一次無效嘗試。這一驚人的政策宣布,實則是對失敗的默許。

所有人都可以輕松獲得免費軍用規格數據加密。一年之內,等效的語音加密免費軟件將會出現,政府已經無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他們在CygnusSupport的辦公室召開了緊急會議,房間里擠滿了50多名密碼朋克,他們集思廣益,以反抗政府提出的ClipperChip法案。

經過TylerDurden的工作分配,密碼朋克們將反對宣言貼紙打印出來,在上面寫上IntelINside的字樣,然后把它貼到電腦商店里。其他人則設計了與ClipperChip戰斗的T恤,并印上加密無政府主義宣言中的臺詞。

針對美國當局的煽動性語言

WhitefieldDiffe是ClipperChip法案事件中的主要影響者,后來他給克林頓政府寫了一封著名的公開信:

憲法中沒有列舉私人談話的權利,我想當時沒有人想到它可以被阻止。隨著電子通訊蓬勃發展的時刻,個人之間緊密的商業合作也將迅速發展。如果我們不接受這些人保護其通信隱私的權利,不久之后隱私將只屬于富人。我們今天所做的關于通信安全的決定將決定我們明天的社會活動類型。

1994年,一個由40名專家、行業領袖和學者組成的全國委員會向克林頓政府寫了一封公開信,要求撤回ClipperChip的提議。這40人包括:

公鑰密碼學的三位原創者:MartinHellman、WhitfieldDiffie和RalphMerkle

RonaldRivest,RSA加密的三位創造者之一

DavidChaum,Digicash創始人

Zimmerman,PGP的創造者

我們相信如果該提案和相關標準繼續推進,即使在自愿的基礎上,隱私保護將會減少,創新將會放緩,政府問責制也將減少,以及確保國家通信基礎設施成功發展所必須的開放性會受到威脅。

政府試圖解釋ClipperChip的安全性

在1995年5月,美國國家安全局終于做出了正面回應。他們并沒有給出清晰的理由來確保其安全性,而是通過一個毫無意義的新聞通稿做出回應,試圖向公眾保證Clipper的安全性。

Clipper加密算法的安全性非常高,對于AT&TTSD3600和其他類似設備而言,這些供應商幾乎完全采用DES加密。DES加密基于56位密鑰信息,Clipper采用的是基于80位密鑰的算法。雖然只有23位,但提供了1600萬倍的排列,這使得解密在理論上是不可能出現的,因此Clipper加密具有吸引力。

到1994年,通信制造商AT&T開始使用該芯片制造硬件,但密碼朋克的意識形態已經廣泛傳播。隨著芯片向商業生產商發布,密碼朋克很快注意到了芯片設計缺陷的實際影響。

一位名叫MattBlaze的AT&T嵌入式系統工程師負責測試用于生產的芯片。通過仔細檢查,他發現雖然密碼本身相對安全,但NSA訪問加密后門的密鑰只要16位散列,并且很容易被暴力破解。

Blaze也是一個密碼朋克,曾參與郵件列表的設計。在整理之后,他在1994年8月發表了他的成果,成功揭露了Clipper設計的缺陷。之后不久,ClipperChip就被政府和商業生產商丟棄。

第二年,密碼朋克的努力將繼續,并轉變成一系列法律斗爭。

挑戰美國軍需法

Karn

Clipper的漏洞發布后不久,一位名叫PhillipR.Karn的程序員開始挑戰政府將密碼學歸類為軍用級別的做法。他對一本包含加密算法的加密源代碼書籍進行評估,發現該書不應受到《軍需法》的約束。

Karn繼續要求對這本書的CO磁盤進行第二次評估,其中包含書中詳細介紹的源代碼,但無法證明其他情況,所以它屬于《軍需法》中的分類。這里細微的差別取決于保存源代碼的媒介做出潛在惡意行為的可能性大小。

Bernstein

1994年,伯克利的一名名叫DanielJ.Bernstein學生試圖發表一篇關于加密協議源代碼的論文,并在北加州聯邦審判法院對《軍需法》提出質疑。根據Karn起訴美國的先例,法院裁定他論文中的源代碼是受到第一修正案保護的言論。雖然Karn的案例已經被裁定源代碼的文本形式不受到《軍需法》的限制,但Bernstein的案例進一步證明它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護。關于密碼學的法律政策也逐漸開始完善起來。

Junger

PeterJunger將成為下一個挑戰《軍需法》的人。他是一位法學教授,他希望他的學生不僅要喜歡學習,更要養成探索新概念的習慣。在他的一門課程中,課程材料包含了一個加密程序,這個加密程序受到《軍需法》的限制,因此這門課限制國際非美國公民的學習。他因教學受阻,宣布反對《軍需法》,并認為該法案違反了第一修正案。

Junger的案件將在1999年晚些時候取得勝利,從而證明加密軟件將受到第一修正案保護的結論。

1996年10月12號,比爾·克林頓總統簽署了第13026號行政命令,密碼學被正式從軍需品清單中刪除。這也就意味著Zimmerman案件也將被駁回。

戰爭勝利了,但是結束了嗎?還沒有。

DES破譯的懸賞令

1998年晚些時候,圍繞著密碼學的剩余法律案件結案,Gilmore希望繼續推進,徹底摧毀政府對未來加密技術的主張和參與主導權。

密碼朋克社區將目光投向了DES。

DES最初于1976年發布,是一種用于商業用途的加密標準。MartinHellman和WhitfieldDiffie曾對DES表示過強烈的反對,同時也促進了公鑰密碼學的出版,他們對DES的批評之一是因為56位密鑰在理論上容易受到暴力攻擊,但以當時的計算能力,這樣做被認為是不可行的。

但到了1998年,情況還是變得不同。RSADataSecurity發布了一項懸賞,看誰能破解DES安全系統。

為了激勵大家參與,他們設置了一萬美元的賞金。果不其然,5個月后DES就被攻破了。

當時Gilmore和一位名叫PaulKocher的密碼學家一起接受了挑戰。Paul曾在MartinHellman手下工作并接受過培訓。為了完成將歷史回到原點的任務,Gilmore和Kocher花了222,000美元建造了一臺名為DeepCrack的計算機。

在DeepCrack的幫助下,DES在56小時內被破解。

經過大約20年的爭論,DES終于被破解,并很快被宣布不復存在。

到2000年,政府取消了所有圍繞密碼學的限制和規定。開源密碼學是合法且允許公眾參與的。

90年代初,世界包括政府在內并不了解密碼學的未來。密碼朋克們為之戰斗并取得勝利。他們這樣做是為了通過密碼學保護個人隱私和自由的權利。

他們將繼續橫沖直撞,留下他們的嘗試,TOR和暗網的興起、Torrent和盜版、維基解密和透明度,更加相關的是:比特幣和加密貨幣。

如果你認為整個加密貨幣運動的源頭是比特幣,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比特幣前傳系列旨在提供加密貨幣技術和哲學的歷史視角。我們從70年代開始,直到80年代、90年代和00年代。

這個系列的樂趣不一定在于獲得新知識,而是欣賞我們在歷史上的獨特位置。所以建議先閱讀本系列的前幾部分,否則你將不會從這篇文章中得到任何收獲。

因為已經有足夠多的內容來傳達我的想法,所以我決定在第四部也就是本篇給這個系列畫上句號。

從90年代開始

這是一場對美國政府不公正行為的斗爭,同樣也是一場個人數字權利的保衛戰。這一切始于一系列的黑客攻擊,這些攻擊引發了密碼朋克與政府之間長達10年的對峙。

隨著代表民意的法律訴訟不斷獲勝,世界不再是1992年,密碼學從軍需法中刪除,代碼被正式認為受到言論自由第一修正案的保護。

到了九十年代末期,1995年MSN成立,1998年谷歌成立。到了2001年蘋果發布了第一款永遠改變移動技術的ipod,2003年出現了Myspace。2004年Facebook成立,2005年YouTube成立,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一個新時代即將到來。

密碼朋克們在做什么?

九十年代后期,密碼朋克取得勝利后,存在一段短暫的平靜期。密碼學已經合法開源,自然也不需要為之再做斗爭,密碼學也開始從美國向全世界傳播開來。

到了00年代,密碼朋克列表郵件正在消亡。在911襲擊事件之后,政府增加了對可疑托管服務的調查,很快密碼朋克郵件列表被關閉。最后一個郵件列表被命名為cypherpunks@al-queda.net。

在2016年最近的一次視頻會議中,TimothyC.May回憶道:「我認為加入一個標有al-queda.net的組織好像不太聰明」。

在最近的十年里,密碼朋克列表郵件擁有數千條信息,它是密碼朋克們的作戰室,同樣也是90年代技術自由主義精神的發源地。然而隨著臭名昭著的郵件列表被關停,密碼朋克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信息互聯網的寒武紀大爆發也將在接下來的十年中發生,并永遠改變社會發展。隨著文件共享、視頻、游戲和電子商務等互聯網應用的發展,密碼朋克們的隱私和未經審查技術自由的使命也一直存在。

密碼朋克們無處不在

密碼朋克精神通過BitTorrent、TOR項目、海盜灣、維基解密、絲綢之路、暗網市場及其所有貢獻者來繼續傳播。在這些貢獻者里,許多都是密碼朋克郵件列表的原始成員,例如TOR項目的核心成員JulianAssange曾是一位非常活躍的核心成員;BitTorrent和其他開源倡導者也是如此。

當然密碼朋克精神也在通過比特幣和Web3傳播下去。

我們經常忘記自己在歷史發展中的位置,如果只看技術創新的局部發展太過于狹隘,很難理解技術背后的本質原貌,這也是我寫比特幣前傳系列的一個原因。

比特幣并不是一個靈光乍現額時刻,它是一項跨越半個世界的想法和藍圖構建的技術,是從MartinHellman、WhitfieldDiffie和RalphMerkle公開密鑰密碼學的開源出版物開始,在過去40多年醞釀的一部分運動。

他們發起了密碼朋克運動,為比特幣背后的意識形態播下了種子。比特幣實現了真正的不可改變性和抗審查性,同時它對于去中心化技術來說是也是一個重要時刻,我們可以從密碼朋克的清晰蹤跡中尋找比特幣的身影。

中本聰與HalFinney、NickSzabo和WeiDai一起構建了比特幣。它是由90年代加密戰爭中的老兵手工制作的,它將作為密碼朋克運動精神的一部分,繼續存在。

雖然這是一個歷史系列文章,但它尚未結束,因為我們都是其中一部分,并且繼續演繹下去。歷史上似乎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變化。在過去的四五十年里,比特幣一直是密碼朋克運動的一部分。而現在以太坊可能是另一個適合我們敘述的故事和密碼朋克運動的拼圖。

以太坊也只是該運動的另一個歷史性事件,就像公鑰密碼學、密碼朋克郵件列表、BitTorrent、TOR和維基解密一樣。我們必須超越現在,到達未來,才能塑造我們想要的世界。

雖然DavidChaum曾預言過中心化互聯網的后果,但沒有人相信他的努力會通向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可能也沒有意識到的是,關于建立在密碼學和自由之上的未來這一愿景,我們正在朝著比任何人想象的更大目標邁進。

喜歡的朋友點個贊點個關注,歡迎在評論區提出您寶貴的建議

有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各位家人的點贊關注支持。

Tags:DES比特幣加密貨幣DES幣DES價格比特幣中國官網聯系方式40億比特幣能提現嗎比特幣最新價格行情走勢加密貨幣是什么意思啊加密貨幣市場還有未來嗎知乎全球十大加密貨幣

ICP
EMU:Cardano ($ADA):EMURGO 的風險投資部門為何投資 DoraHacks

周一,EMURGO的風險投資部門EMURGOVentures宣布已投資DoraHacks。EMURGO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為開發者、初創公司、企業和政府提供解決方案的全球區塊鏈技術公司”;.

1900/1/1 0:00:00
DOGE:隨著 DOGE 擊敗 Solana 獲得第 9 名,394M 狗狗幣轉向幣安

狗狗幣鯨魚繼續移動大量的DOGE。在過去48小時內,隨著加密貨幣價格繼續上漲,狗狗幣(DOGE)鯨魚投資者一直很活躍。鯨魚投資者已將數百萬Doge轉移到頂級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未知錢包和地址.

1900/1/1 0:00:00
SYN:鮮為人知的加密貨幣在幣安創新區上市后價格飆升

一種鮮為人知的加密貨幣,目前由7,000多個錢包持有在區塊鏈上,在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所Binance的創新區上市后,其價格飆升.

1900/1/1 0:00:00
NFT:Aptos NFT 場景能否與以太坊競爭?

Aptos才上線7天,但其NFT場景已經蓬勃發展。 關鍵要點 盡管區塊鏈上周才推出,但三個NFT市場正在爭奪Aptos的交易量。領先的平臺Topaz聲稱在大約五天內的總交易量超過180萬美元.

1900/1/1 0:00:00
Solana:深陷 FTX 窘境后 Solana 生態面對哪些內憂外患?

相比去年巔峰時刻的風光無兩,今年Solana于11月3日至7日在里斯本舉辦的第二屆Breakpoint峰會則低調許多.

1900/1/1 0:00:00
以太坊:盡管成功合并,以太坊 (ETH) 價格下跌 8%

以太坊價格近一周來首次跌破1,500美元。隔夜合并后,ETH的價格最初保持相當穩定。從技術上講,以太坊合并順利進行,但盡管轉向更環保的共識過程,一些投資者可能對ETH失去信心.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