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行情 比特幣行情
Ctrl+D 比特幣行情
ads
首頁 > Coinw > Info

現金幣:英格蘭貨幣制度的跨越——邁向金銀復本位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格物·資本seekforcapital是格物資本旗下內容大類目之一

“英國貨幣”內容系列從屬于

第一部分:不列顛島的貨幣從何而來?

第二部分:英格蘭貨幣史:三次大改革和三大歷史使命

本文為“英國貨幣”系列第三部分

格物者說:1344年,英格蘭貨幣史從銀本位時代邁入了金銀復本位時代!

1300年左右,由于歐洲的銀礦逐漸枯竭,白銀的供給難以滿足商業經濟發展對貨幣數量的需求,歐洲大陸的一些城市通過重新啟用金幣來緩解銀幣供給不足的問題。英格蘭也效仿了這一做法。

金幣引入

直到1344年,英格蘭王國才正式開始流通金幣,在此之前,一直都是銀幣完全壟斷著英格蘭的貨幣流通。

1257年,亨利三世首次嘗試將金幣引入英格蘭,當時叫做Penny金幣,然而,Penny金幣因面值定得不合理而很快被私人熔化,幾乎沒有在市面上流通過。Penny金幣以引入失敗告終。詳細閱讀:《英格蘭貨幣史:三次大改革和三大歷史使命》

▼圖:亨利三世時期發行的Penny金幣,直徑21mm,正面是亨利三世的全身像和名字,背面是長交叉的十字和分離的四朵小花,倫敦鑄幣廠,鑄幣師William。圖片來源:numista.com。

1344年,愛德華三世再次引入了金幣,當時仿鑄的新florin金幣面值定為6先令,重量為108格令,而一枚Penny銀幣的面值為1便士,重22.2格令,所以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為1:14.8,這個比價定得過高,因而florin金幣的引入也以失敗告終。

英格蘭銀行允許CBDC和加密貨幣共存:金色財經報道,英格蘭銀行(BoE)數字部門負責人 Cathy Fortune 表示,未來會出現各種形式貨幣的混合生態系統,包括 CBDC 和穩定幣。CBDC 還將制定法律標準,這反過來將有助于刺激創新。穩定幣和 CBDC 具有創造新經濟的巨大潛力,錢應該像開燈一樣,我不考慮電,但我們都使用相同的能源這一事實產生了很大的不同。

根據Cathy Fortune的說法,重點應該放在創建 CBDC 基礎設施上,讓人們能夠更順暢地進行金融交易。[2023/3/31 13:37:58]

▼圖:愛德華三世,英格蘭王國金雀花王朝第七位國王,1327年—1377年在位。圖片來源:TheRoyalCollection。

就在1344年同年,另一種名為“Noble”的金幣取代了florin金幣。Noble金幣面值定為6先令8便士,標準重量為138.9格令。

1346年,Noble金幣的標準重量下調至128.6格令,與此同時,Penny銀幣的標準重量也下調至20格令,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變為1:12.44,從此Noble金幣成功進入貨幣流通中。

自1346年開始,Noble金幣、1/2Noble金幣、1/4Noble金幣便成為了英格蘭鑄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Noble金幣很快就在歐洲的國際貿易中流行起來。

▼圖:愛德華三世時期的Noble金幣、1/2Noble金幣、1/4Noble金幣。圖片來源:coinarchives.com。

另外,在愛德華三世時期,還成功地將大面值的Groat銀幣和HalfGroat銀幣引入到英格蘭的貨幣體系中。

Groat銀幣和HalfGroat銀幣很自然也融入到英格蘭的貨幣體系中,進一步提升貨幣流通的靈活度和便利性。此后兩個世紀,英格蘭一直都沒有引入更大面值的銀幣,直到亨利八世時期。

英格蘭慈善委員會已針對由SBF支持的Effective Ventures Foundation展開調查:1月30日消息,英格蘭和威爾士慈善委員會已對Effective Ventures Foundation展開調查,該基金會由FTX創始人SBF支持。

據悉,調查將圍繞Effective Ventures Foundation資產的風險程度以及受托人是否履行了保護上述資產的職責。目前并未發現任何不當行為。(Coindesk)[2023/1/30 11:37:05]

▼圖:愛德華三世時期的Groat銀幣,鑄造于1361-1369年,直徑27mm,4.26克,倫敦鑄幣廠。圖片來源:coinarchives.com。

在愛德華三世時期,英格蘭形成了“金銀幣并存、多種面值并存”的貨幣體系,且正式從銀本位時代進入到金銀復本位制時代。

在金銀復本位制下,金鑄幣和銀鑄幣都是本位幣,都具有無限法償資格,都能自由流通、自由兌換,也都能作為價值儲藏,且都可作為記賬單位和計價標準,民眾也可以自由地將金銀條塊送到由國王控制的鑄幣廠鑄成標準的金銀幣。

其中,大面值的金幣適用于國際貿易和國內大宗商品交易,而大面值的銀幣適用于國內中等規模的商品買賣,而小面值的銀幣適用于零售貿易和工資的支付,金幣和銀幣都有多種不同的面值,且可以自由相互兌換。

金銀幣的變化

從1344年到1460年間,英格蘭的幾種金銀幣在名稱、面值和純度上一直沒怎么變動過,只是重量做過幾次調整。

到1460年代時,由于高價值金幣的逐漸使用,金幣占據了當時流通貨幣總價值的三分之二,銀幣占據三分之一。不過由于單枚金幣的價值大,因而銀幣在數量上仍比金幣要多。黃金相比于白銀更為稀缺,這先天性地決定了銀幣在數量上的優勢。

到愛德華四世第二次統治時期,又引入了一種新金幣“Angel”。Angel金幣的幣面上有一個天使屠龍的圖案,因而名稱為“Angel”,意為“天使”。

英格蘭銀行副行長:使用區塊鏈技術來實現所有金融市場的快速交易和結算并不可取:金色財經報道,英格蘭銀行副行長Jon Cunliffe在金融業機構AFME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表示,考慮到所帶來的問題,使用作為加密資產基礎的區塊鏈技術來實現所有金融市場的快速交易和結算并不可取。重要的是要確保交易和結算創新在監管機構眼中與當前系統一樣強大。

他補充說,在交易執行的那一刻,手上的現金和證券是即時結算的必要條件。目前還不清楚基于區塊鏈的平臺和現有技術將如何共同運作。?根本沒有時間去識別或糾正錯誤,然后再采取行動。簡而言之,我們可能不希望在所有市場上都有完全即時的交易和結算。[2022/9/28 5:59:26]

Angel金幣的面值和此前的Noble金幣一樣,同為6先令8便士,純度也非常高,達99%以上,但是重量下降至80格令。Angel金幣發行后,逐漸取代了Noble金幣。此后歷任英格蘭國王都發行Angel金幣,還有1/2Angel和1/4Angel金幣,一直延續到查理一世時期。

▼圖:愛德華四世時期發行的Angel金幣,直徑約30毫米,重約5.14克,相比于Noble金幣,直徑要小,重量也更輕,但更厚。幣面正面是天使StMichael屠龍的圖案,背面是一艘船的圖案,還有一個十字架。圖片來源:vcoins.com。

1485年,亨利七世入主英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統治英格蘭王國及其屬土周圍地區,開創了都鐸王朝。亨利七世是英格蘭王國都鐸王朝的首任國王。

1489年,亨利七世首次鑄造了面值為20先令的金幣“sovereign”,這是英格蘭貨幣史上最早嘗試鑄造面值剛好為“1英鎊”的鑄幣。Sovereign金幣標準重量240格令,高純度95.8%。Sovereign金幣的重量和面值都是Angel金幣的三倍。此后,Sovereign金幣和Angel金幣并行流通。

亨利七世時期發行的Sovereign金幣共有五種不同的樣式,不過重量和純度一直保持著高標準,在歐洲大陸非常受歡迎。

英格蘭銀行尋求國際合作為數字貨幣制定更嚴格的法規。:12月22日消息,外媒報道稱,一位高級官員透露,英格蘭銀行(BoE)正在尋求與國際同行合作,為數字貨幣制定更嚴格的法規。(coingeek)[2021/12/22 7:56:16]

▼圖:亨利七世時期發行的sovereign金幣,鑄造于1502-1504年,直徑約42mm,重15.4克,幣面正面是亨利七世的全身像,背面是都鐸王朝的徽記“都鐸玫瑰”。都鐸王朝時期,正處于文藝復興時期,因而幣面設計非常精美,有較高藝術價值。圖片來源:vcoins.com。

1526年,亨利八世的寵臣沃爾西主持了一次貨幣重鑄。在這次重鑄中,將Sovereign金幣和Angel金幣按照原來的重量和純度重鑄,但Angel金幣面值從原來的6先令8便士上調至7先令6便士,Sovereign金幣面值從原來的20先令上調至22先令6便士。

同時,這次重鑄還引入了新金幣“George-Noble”,以及Crown金幣和HalfCrown金幣。

▼圖:亨利八世時期發行的George-Noble金幣。正面是St.George騎馬用長矛屠龍圖像,背面是一艘船、都鐸王朝的徽記“都鐸玫瑰”和十字架、有“H”、“K”兩個字母。George-Noble金幣從1526年開始鑄造,到1544年后就沒有鑄造了。圖片來源:vcoins.com。

▼圖:亨利八世時期發行的Crown金幣,正面是王冠和“都鐸玫瑰”,背面是王冠和英格蘭的盾徽,Crown意即“王冠”。圖片來源:wikipedia.com。

15世紀下半期至16世紀上半期,英格蘭的貨幣體系除了引入新金幣,還引入了多種面值的新銀幣,包括:Shilling銀幣、Crown銀幣、sixpence銀幣、threepence銀幣。

英格蘭銀行副行長:比特幣理論上或實際上可能會降至零:近日,在金融機構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該銀行的高管聲稱比特幣缺乏價值。截至發稿時,他們還對加密貨幣最近從 68,000 美元漲跌至約 47,000 美元表示擔憂。英格蘭銀行副行長Jon Cunliffe爵士警告說,現在是時候為更多人求助于加密貨幣來建立財富而可能出現的固有風險做好準備了。

在討論加密貨幣時,他表示,比特幣理論上或實際上可能會降至零。

英格蘭銀行認為使用加密貨幣會帶來許多問題。該銀行在其報告中表示,需要在國內和全球層面加強監管和執法框架,以影響這些快速增長的市場的發展,以管理風險、鼓勵可持續創新并保持對金融體系的更廣泛信任和完整性。(livebitcoinnews)[2021/12/19 7:48:18]

在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在位時期,都試驗性的發行了面值為“12便士”的銀幣“Testoon”,Testoon銀幣鑄造量很少,很少進入流通中,幣面設計上和Groat銀幣、Penny銀幣類似,不過要更大、更重。

到了愛德華六世時期,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且廣泛流通的面值1先令的Shilling銀幣,從此,英格蘭正式開始流通Shilling銀幣。Shilling銀幣最早于1549年4月開始鑄造,最初時發行量非常大。

▼圖:亨利八世時期發行的Testoon銀幣,鑄造于1544-1547年,7.40克,正面是亨利八世國王圖像,背面是王冠和都鐸玫瑰。圖片來源:coinarchives.com。

▼圖:愛德華六世時期發行的Shilling銀幣,正面是愛德華六世胸像,背面是長十字和英格蘭盾徽,重6.15克。圖片來源:coinarchives.com。

1551年10月,愛德華六世統治時期的第六次貨幣重鑄,提高了金銀幣的純度,同時又引入了三種新銀幣:Crown銀幣、sixpence銀幣、threepence銀幣。Crown銀幣是英格蘭貨幣史上面值最大的銀幣。

▼圖:愛德華六世時期的Crown銀幣,正面是國王騎馬像,且有刻有鑄造時期“1551”,背面是長十字和英格蘭盾徽,鑄造十分精整。當時Crown銀幣的標準重量為480格令,標準成色92.4%,下面這枚重30.83克,成色也很足。圖片來源:coinarchives.com。

在英格蘭王國都鐸王朝時期,尤其是1544年-1551年“都鐸貨幣大貶值”期間,金幣和銀幣在面值、重量、純度、幣面設計上發生了頻繁的變動,貨幣流通較為混亂。但其間,仍有一些進步性變化:

首先,鑄幣的幣面設計更加精致優美,這主要受歐洲文藝復興的影響。在愛德華六世時期,鑄幣上還出現了鑄造日期,這在英格蘭歷史上是首次。

其次,鑄幣的面值進一步豐富多樣,基本能滿足各種額度的交易需求。

最后,國王強化了對鑄幣廠的直接控制。1544年是“都鐸大貶值”開端,當時亨利八世國王設立了財政官和副財政官控制和管理鑄幣廠,并對任何利潤和花費進行記錄。財政官和副財政官直接向國王報告、負責。同時,嚴懲鑄幣廠官員的各種違法行為,如利用職權之便偽造鑄幣合同或鑄幣廠記錄,以謀取私利。此外,鑄幣廠的官員以及其他工作人員以領取薪水的方式獲得收入。

都鐸王朝時期,是英格蘭從中世紀向近代轉型的過渡時期,在英格蘭貨幣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正是在此期間,金銀復本位的弊端開始凸顯,而弊端的核心問題就是金銀的法定兌換率設定是否合理。

金銀兌換率

在金銀復本位制下,貨幣體系穩固的關鍵在于設定合理的金銀兌換比率,讓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與市場兌換比率相符合。一旦法定兌換比率偏離市場兌換比率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金幣和銀幣之間的套利機會,從而破壞貨幣體系正常運轉。

舉個例子:

現有1磅純金和1磅純銀,鑄幣廠用1磅純金鑄造了10枚金幣,每枚金幣面值10先令,用1磅純銀鑄造了100枚銀幣,每枚銀幣面值1便士。那么這1磅純金的面值總和就是10*120=1200便士,而1磅純銀的面值總和就是100*1=100便士,那么1磅純金的法定價值就是1磅純銀法定價值的12倍,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為1:12。

但是市場上的金銀兌換比率并非如此,并不是統治者決定的,而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是隨時期波動的。若金銀的市場兌比為1:14,那么鑄幣廠對黃金的價值就定得過低,人們就不會把黃金送到鑄幣廠鑄成金幣,反而會把白銀送到鑄幣廠換成金幣,導致鑄幣廠的黃金持續流失,直到枯竭無法鑄金幣;而市面上的金幣則可能被投機炒作,或者被熔化私藏,或者被出口到國外,最終導致流通中的金幣漸漸消跡,只剩銀幣。

反過來,若金銀的市場兌比為1:10,那么鑄幣廠對黃金的價值就定得過高,最終導致鑄幣廠白銀持續流失,市面上的銀幣漸漸消跡,只剩金幣。

自1344年進入金銀復本位制以后,英格蘭王室通過設定鑄幣廠的金幣和銀幣的“重量、純度或成色、面值“,從而確定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

1344年時,愛德華三世將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設為1:14.8;1346年,調整為1:12.44。

到1351年時,Noble金幣重量標準再次下調至120格令,而Penny銀幣的重量標準也降低至18格令,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定為1:12,這一比率此后維持了約六十年。

1412年,Penny銀幣重量標準降至15格令,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變為:1:10。

1464年,Penny銀幣重量標準再降至12格令,Noble金幣的重量也調整至80格令,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變為1:12。另外,此后約八十年里,Penny銀幣12格令的重量標準一直未變,1:12的法定兌比也一直未變。

1526年,金銀幣的衡制發生變化。鑄幣廠改變了金銀幣的度量衡標準,從原先的塔磅制改為了金衡磅制,1塔磅為5400格令,而1金衡磅為5760格令。同時,Penny銀幣重量標準從12格令降為10.67格令,同時也對金幣的面值做了調整,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變為1:11.44。

從1544年到1551年,英格蘭貨幣史經歷了著名的“都鐸大貶值”,在此期間,金幣和銀幣的標準重量、成色、面值都發生過變化,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也頻繁變動,且波動非常大。

▼圖:Penny銀幣重量、含銀量和金銀法定兌換比率變化:1344-1553年。制圖丨格物·資本。

“都鐸大貶值”期間,金銀法定兌換比率不合理的問題充分暴露出來,法定兌換率一度出現了極度扭曲,達到1:2.06,這對黃金是極度的低估,這已經嚴重偏離了市場兌換率,破壞了金銀復本位的正常運轉,擾亂貨幣體系正常運轉。

“都鐸大貶值”期間及之后,英格蘭貨幣流通仍經歷了十多年的混亂局面,最終在1560-1561年時重新回到了正軌。

不過,到17世紀下半葉時,金銀法定兌換率問題這一“先天性頑疾”再度發力,直接摧毀了金銀復本位,為金本位的到來埋下伏筆。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貨幣史:從公元800年起》,JohnF.Chown(英),李廣乾譯,商務印書館,2002

《權力的象征:改變世界的10種貨幣》,ThomasHockenhull,王樹良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7.4

論近代英國金本位制度的形成,陳梁,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英國貨幣制度與經濟增長,肖建光,碩士學位論文,2007.5

中世紀英國貨幣治理問題初探——基于英王貨幣政策的考察,崔洪健,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12月第16卷第6期

英國中世紀錢幣,絲路幣語,騰訊網,2018.1.27

版權聲明

本百家號“格物資本”發布的所有原創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稿、圖片、漫畫、音頻、視頻等,其版權均歸屬于本號及其運營者,未經授權,不得擅自轉載、修改或發布。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Tags:現金幣本位幣現金幣版游戲現金幣無限鉆石現金幣猛鬼宿舍什么是本位幣本位幣可以自由鑄造與熔化本位幣金額

Coinw
加密貨幣:線禮品卡供應商eGifter支持加密貨幣DASH支付

印度總理莫迪:加密貨幣需要全球框架和法規:金色財經報道,印度總理莫迪在接受Business Today采訪時談到了加密貨幣監管問題.

1900/1/1 0:00:00
比特幣:幣圈熊孩子Libra另謀貨幣體系?嚇壞美監管機構

約半個月前,社交媒體臉書正式對外發布加密貨幣項目Libra白皮書。幣圈內外隨即沸騰。7月2日,美國政府發信公開呼吁臉書暫停Libra項目的開發.

1900/1/1 0:00:00
CNNS:幣客BKEX新上幣CNNS

據消息,BKEX于新加坡時間2019年4月21日17:00上線CNNS新幣種,并于當日20:00上線CNNS/USDT的交易對.

1900/1/1 0:00:00
區塊鏈:KUCOIN第三期:Chromia,萊特幣創始人站臺的瑞典項目

Chromia—區塊鏈的先驅,以數據庫為中心的分散式應用程序導向平臺. Chromia是ChromaWay開發的一個全新的去中心化應用部署區塊鏈平臺,它為了應對現存通用平臺的短板而生.

1900/1/1 0:00:00
APP:上海偵破新型詐騙案:“互聯網”推廣現“套路”

上海機關經過縝密偵查,成功破獲一個以維護和推廣APP、微信小程序、互聯網站等為幌子,實施詐騙行為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32名,查實被害人涉及中國十幾個省市.

1900/1/1 0:00:00
加密貨幣:去意大利旅游,11個不可錯過的地方,感受時尚之都的萬種風情

意大利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多樣性。以南方和北方為例,他們可能會說同一種語言,但鄉村,城鎮甚至文化都有明顯的不同,這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旅行就是為了體驗不同的風俗文化,顯然來意大利是個不錯的選擇.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