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行情 比特幣行情
Ctrl+D 比特幣行情
ads
首頁 > USDT > Info

元宇宙:“元宇宙”只是浮云,Web3才是真的革新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文|黃锫堅

在Facebook改名為Meta前后,“元宇宙”一詞甚囂塵上,在美國和中國都激起了無數言論漩渦。“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人們眾說紛紜。它變成一個語詞游戲,也成了股市炒作的絕佳載體。

有一個段子反映了國人熱衷的牽強比附法:中國好幾百年前就有“元宇宙”啦。1271年,忽必烈把帝國命名為“大元”,兩字取自《易經》“大哉乾元”。“乾元”指的就是天或宇宙,蒙古語里“騰格里”即天的意思。

這個例子當然是個笑話,但卻正好反映了一種以訛傳訛的病灶。不論歐美出現什么新名詞、新概念,許多人喜歡在其中文譯名的基礎上發揮演繹,仿佛自己早已掌握事物的真諦。殊不知這種基于中文的理解演繹,其實是緣木求魚,只能把人引入概念的泥沼。

從Digi到Web,從Techno到Cyber,從Crypto到Meta,從Token到NFT……當一浪又一浪的科技新詞漂洋過海抵達此岸,老祖宗傳下的詞匯已經不夠用了,我們只能使用音譯,或者直接用英文。

對有心學習新知的人來說,最好的方法還是回到英文,搜一搜新概念的英英翻譯,理解它在英文語境中的意思。一旦進入英文世界,你會發現,許多中文話語圈的爭論和誤解,一瞬間煙消云散。

香港數碼資產學會理事:“元宇宙已經過時,人工智能現在才是主流”的說法太草率和武斷:金色財經報道,香港數碼資產學會(Hong Kong Digital Asset Society)理事、香港科學園科培網絡榮譽會長鄒健宏在明報專刊表示,“元宇宙已經過時,人工智能現在才是主流”的說法未免太草率和武斷,其實元宇宙和人工智能可以相輔相成,甚至一起打造全新商業模式。鄒健宏指出,像香港匯豐銀行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都開始在元宇宙舉辦活動,甚至在虛擬世界中提供銀行服務。(明報)[2023/9/5 13:18:05]

Meta、Cyber追根溯源

當新科技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時,科幻小說成了最佳的未來指南和造詞詞典。Cyber、Meta這些詞根都來自科幻小說中的Cyberpunk門類。

比如,Cyberspace這個詞就有40年歷史了,中文譯名很多,如信息空間、賽博空間、神交空間等,指在電腦以及數字網絡里的虛幻天地。加拿大科幻小說作家威廉·吉布森在1982年發表了短篇小說《融化的鉻合金》中首次創造這個詞,將控制論和空間兩個詞根組合在一起。在他后來最知名的小說《神經漫游者》中,Cyberspace被普及。在西語中,Cyber可以上溯到古希臘,借由這個詞根,人們造出了各種新詞,比如Cyberpunk,Cybersecurity,中文只好硬譯為賽博朋克、網絡安全。

英特爾與中國男子三人籃球超級聯賽舉辦“元宇宙扣籃大賽”:金色財經報道,12月16日,由英特爾與中國男子三人籃球超級聯賽共同舉辦的 “元宇宙扣籃大賽” 正式上演。英特爾元宇宙體育創新應用解決方案為比賽技術支持。在英特爾CPU與GPU強大的算力、先進的AI算法、5G+MEC等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了從終端現實畫面采集,到邊緣端進行超低時延的動捕姿態解算,并驅動元宇宙數字運動員進行視頻或VR直轉播,由此異地球員元宇宙中得以實現同場競技。[2022/12/20 21:55:11]

而今日大熱的Metaverse,含義和Cyberspace相差無幾。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之中,尼爾·斯蒂芬森締造了Metaverse這個術語,應是Meta和universe的組合。國內出版的圖書一度都將之譯做“超元域”。在Facebook掀起的這一輪傳播前后,已被炒作成了“元宇宙”。

簡單概括,Cyberspace、Metaverse就是讓人們親身浸入的虛擬現實,類似電影《頭號玩家》中的綠洲。

正是因為借用了科幻小說的概念,所以,Cyber和Meta這些詞會讓英文讀者聯想到賽博朋克般的未來,類似《黑客帝國》那樣的敵托邦世界。而把元宇宙扯到元朝,也印證了中國人只有穿越而沒有科幻的思維模式。

畢馬威中國張慶杰:“元宇宙”是一個市場機會,企業應保持理性看待:金色財經報道,9月5日,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畢馬威中國數字化賦能咨詢服務主管合伙人張慶杰表示,目前“元宇宙”正處于絕對高峰,甚至具有“泡沫期”的過程中,需保持理性看待。元宇宙是一個市場機會,但企業不應該盲目跟著,要保持理性看待。一方面,不要盲從元宇宙;另一方面,也不要刻意反對。元宇宙不是單一的技術,而是多種技術的組合,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元宇宙相對成熟化的應用場景在游戲、社交等領域,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廣泛。在數字經濟發展的今天,創新技術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以元宇宙為代表,在未來必將成為一個為整個社會進步提供賦能的趨勢。[2022/9/5 13:08:20]

因為對未來的巨大前瞻性,《雪崩》也成為了美國很多科技精英心目中的圣經。AR明星企業MagicLeap創始人羅尼·阿博維茨,甚至邀請《雪崩》的作者斯蒂芬森擔任其公司的首席未來學家。GoogleEarth的締造者Keyhole創始人之一AviBar-Zeev聲稱,GoogleEarth就是以《雪崩》中的虛擬地球程序為藍本設計的,而微軟在開發Xbox和XboxLive的時候副總裁阿拉德更是為開發團隊中每一名成員都準備了本《雪崩》。近年長期擔任Oculus首席科學家的邁克爾·亞伯拉什也是因為受到《雪崩》的影響,才離開微軟,加入了卡馬克的idSoft并參與開發了《雷神之錘》等游戲,引領了3D圖像技術的革命。

韓國Com2uS或成為全球首家“元宇宙上班”公司:1月1日,韓國游戲企業 Com2uS 集團預計將成為全球首家“元宇宙上班”公司。Com2uS已宣布將于2022年下半年讓所有旗下公司約2,500名員工入駐元宇宙,正式開啟元宇宙上班、生活時代。此外,他們還在和各個行業的大型企業簽約,建設元宇宙生態系,未來藉由大量企業的入駐,打造集休閑、娛樂、經濟于一身的元宇宙都市。[2022/1/1 8:18:47]

可以想象,Facebook改名Meta,會讓美國科技精英羨慕、嫉妒還是恨呢?假設阿里改名“笑傲江湖”,騰訊改名“三體”,這些經典之作的粉絲們,會奔走相告,還是會嗤之以鼻呢?

元宇宙是表象,Web3才是驅動

盡管元宇宙是眾心所向,但它終究只是一個大籮筐,不可能也沒必要和某個具體的產品、技術、商業模式掛鉤。大而化之,從計算機、互聯網、智能手機到未來的所有數字技術,可以說都會奔向元宇宙。這樣看來,在今天特意鼓吹“元宇宙”的人,要么是糊涂,要么就有其他目的,比如炒作某一類股票概念,比如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注意力和資源投入。

難道在今天這個時點,數字科技就沒有什么真的突破嗎?的確有,一波新浪潮正從遠方的海平面奔涌而來,不過,更適合概括這一波創新的,應該是另一個詞——Web3.0。

網易公布面向“元宇宙”的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架構:12月4日消息,在今天杭州舉辦的網易創新企業大會上,網易首次公布其面向“元宇宙”的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架構,并推出其虛擬人SDK(軟件開發工具包)“有靈”、沉浸式活動系統“瑤臺”。[2021/12/4 12:51:16]

有人會說,這不又是造概念嘛,有啥新奇的?

如果有一個民國人從一百年前穿越到現在,他肯定會為今日城市的高樓林立、人們的新奇著裝,以及粘在人們手上的神奇玩具——手機而驚嘆。這個耳聞目睹的世界,如果說是元宇宙,那么,今日跟一百年的真正區別,顯然不是這些外觀和表皮,而是那些看不見的力量,比如經濟體系、激勵機制和社會關系。這一切,可用Web3來概括。

Web既然有3.0,之前應有1.0和2.0版本。沒錯,如果說Web1是1990年代原初的粗糙互聯網,那么Web2就是巨頭壟斷的移動互聯網,而Web3則是螺旋式上升,回到網絡精神的初心,一個更加平衡,人人參與且人人受益的互聯網。

從免費模式到“有摩擦”的網絡

不論中美,今日互聯網都是寡頭壟斷的時代,對岸有FANG,這邊有BAT或TMD。不管怎么變幻縮寫,大概兩只手就可以數遍所有巨頭。造成這一切的緣由,其實根子在于“免費”模式。

早在克里斯·安德森寫作《免費》一書的時候,他不會料到,這個模式最終不是一個商業創新,反倒成了一個人們難以逃脫的魔咒。

準確的說,Freemium商業模式是free+premium,即免費與收費的混合,或“免費增值商業模式”:通過向用戶提供免費內容或者補貼價格,來實現兩個目的:向用戶銷售另一種利潤更高的產品;向第三方銷售用戶數據。

常見的三種模式有:1)永久免費:沒有付費服務一說。比如谷歌和Facebook,當然還有騰訊和百度,以廣告盈利。2)會員付費:有“永久免費”的基礎功能,用戶也可選擇付費使用增值服務。比如各類付費新聞、視頻和音樂App。3)限免:在限定的時間內免費,或限定功能免費。比如提供30天試用期。

可以說,Freemium模式基本占據了今日互聯網的主流。但世界上哪有免費的午餐,當一切免費時,人們只能奉上自己的個人數據,尤其是行為和消費數據,供巨頭們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式轉化,再銷售給其他商業公司。

解開這個癥結的關鍵,就是打破免費習慣,但這談何容易。目前的付費內容、付費音樂、付費視頻,只是因為支付方便而邁出了很小一步。要想顛覆整個巨頭壟斷的格局,仍然路途遙遠。

Gas費、交易成本與新規則的探險

除了上網費,今天的人們在使用各種網絡服務時,幾乎沒擔心過費用問題。或者說,上一代互聯網協議沒有給網絡添加費用和成本要素,而新一代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技術,則在其設計之初,就嵌入了費用和成本概念。

以以太坊為例,今天的Gas價格,其Basefee都經常達到200gwei以上。這里有好幾個名詞,解釋起來需要另一篇文章。簡單說來,在以太坊上,各種交易都需要費用。這個transaction,在計算機文獻中一般譯為事務。你在以太坊上的所有上鏈行為,比如發送一筆款項,參與數字藏品的拍賣,摸摸數字寵物,或者在鏈上銀行里存一筆款……刨去標的費用,你的一舉一動都需要消耗Gas,需要費用。

有人會問,需要費用難道不是一種退步嗎?不這么簡單,一旦行為有了成本,各種濫用就會受到抑制,比如垃圾郵件、瘋狂營銷,當然還有肆無忌憚的吐槽和灌水。如果在以太坊上你也想這么干,遲早會因為Gas費而破產。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曾在《企業的性質》提出了一個關鍵概念——交易成本,指的就是達成一筆買賣所耗費的時間和貨幣成本,比如搜尋交易、議價、決策、監督交易執行等方面的成本。

在以太坊和其他很多區塊鏈上,Gas費的引入也改變了整個生態的激勵和約束條件。當然,Gas費只是一個區塊鏈關于交易成本創新的一個方面,還有各種新項目,在嘗試改變游戲規則和約束條件,讓整個網絡生態更加健康,避免巨頭獨大的局面。

以存儲為例,當前的Web2存儲,例如亞馬遜云/AWS、谷歌云、阿里云等,都是按時間計費續費,而新興的Arweave協議,則讓用戶可以一次付費、永久存儲數據。

經濟模式、博弈機制等方面創新的最大試驗田,一般最早都來自游戲領域。以AxieInfinity為代表的一波區塊鏈游戲,讓傳統游戲人刮目相看。據報道,在東南亞很多地區,Axie已經不僅僅是打發時間的消費行為,通過日復一日的玩游戲,玩家更像是在工作,可以為家庭賺取基本的生存收入。

人們一般以P2E來形容Axie,在傳統游戲行業,普遍玩法被稱為F2P模式,即玩家免費玩游戲,若需要更好的游戲體驗則需要充值,最終是游戲公司賺錢。而在區塊鏈游戲中,玩家首先需要花錢才能進入游戲,而一旦獲得游戲資產,這些以NFT形式存在的資產可以自由轉讓,不受游戲開發者的限制。而且,AxieInfinity展示了NFT與DeFi相結合的成功用例,呈現游戲金融化的趨勢。

從經濟博弈來看,在傳統游戲里,大部分玩家都是投入金錢而獲取樂趣,游戲開發商和發行者獲取利潤,而在P2E模式中,游戲角色、道具是以NFT形式存在的,玩家因而控制了所有權。而成功的區塊鏈游戲的終極目標,大多是實現DAO治理,使得社區能夠參與項目的治理、投票和收益分配。

Axie等區塊鏈游戲,以及某些DeFi項目,竟然可以讓所有參與者都賺錢?!這是一個還未崩塌的龐氏騙局,還是人類真的找到了財富永動機?一切都在摸索和試驗,留待時間去驗證。在這一波的創新浪潮中,每天都有無數項目在試驗新的經濟體系、博弈策略和社區規則。

在元宇宙帶來的硬件想象下面,有無數新的經濟模式在暗流涌動,Web3才是更加適合概括這一浪潮的名詞。

Tags:元宇宙區塊鏈以太坊元宇宙平臺公司找幻霄元宇宙概念是什么意思NFT元宇宙體驗館需要投資多少錢區塊鏈工程專業學什么區塊鏈存證怎么弄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以太坊幣是什么幣

USDT
區塊鏈:浦發銀行青島分行與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人民網青島11月1日電近日,浦發銀行青島分行與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副院長、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胡學東,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副局長戚永戰,浦發銀.

1900/1/1 0:00:00
ASP:舜宇光學科技研究報告:光學賽道領跑者,車載業務啟動新引擎

1.車載光學:自動駕駛前景廣闊,市場空間亟待挖掘1.1ADAS加速滲透拉動車載攝像頭量價齊升汽車智能化漸入爆發期,ADAS滲透率加速提升.

1900/1/1 0:00:00
區塊鏈:區塊鏈的起源與應用

塊鏈發展來源于它所產生的土壤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云計算、大數據的興起。區塊鏈就是計算機里面其中一項技術而已。數據庫從集中式縱向擴展向分布式橫向擴展發展.

1900/1/1 0:00:00
GEN:預見2022:《2022年中國干細胞醫療產業全景圖譜》(附產業鏈現狀、市場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干細胞醫療產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干細胞醫療產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源協和(600645)、冠昊生物(300328)、漢氏聯合(834909)、順昊生物(833686)、天晴股份(832035).

1900/1/1 0:00:00
VID:美制藥巨頭宣布首個新冠口服藥“效果顯著”,已開始冒險生產

“疫苗也沒辦法從激增的病例中保護美國”“沒有任何疫苗能夠終結美國的無知和不理性” …… 白宮疫情專家和美國媒體曾發出這樣的感慨,而最近幾天,美國制藥巨頭首個新冠口服藥的消息,讓美股沸騰.

1900/1/1 0:00:00
元宇宙:2021年VR/AR領域融資過億大事件盤點(更新至11月)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計算機浪潮,為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了顛覆性改變,隨后我們又經歷了一個從PC電腦向智能手機過渡的時代.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