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行情 比特幣行情
Ctrl+D 比特幣行情
ads
首頁 > 世界幣 > Info

NFT:放屁也能賺錢?女網紅把屁賣進元宇宙,有人花700美元聽個響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有人放屁“傷人”,還有人放屁賺錢。

19世紀時,一個名為“派托曼”的男人通過放屁,一舉成為了法國收入最高的藝人。作為天選的“放屁大神”,十幾歲時他就擁有了爐火純青的“屁技”:能夠用屁股抽干鍋里的水,并噴射十幾米遠。

這項“特長”,被派托曼帶到了舞臺上。他不僅能控制屁的音色、音調,還能通過“吹奏”樂器表演《馬賽曲》。

沒多久,巴黎的紅磨坊就和派托曼簽約,讓他站上了更大的舞臺。一時間,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跑來看熱鬧,連比利時、英國國王都是他的座上賓。曾經還有一名笑點低的觀眾,因為看了“放屁表演”,直接笑得心臟病發作。

只可惜,派托曼沒有趕上好時代。他一定想不到,100多年后,一樁更離譜的生意席卷全球,有人用“屁”賣錢,成為了百萬富翁。

華爾街多數銀行預計美聯儲將采取“鷹派暫停”政策:金色財經報道,多數華爾街大銀行預計,美聯儲本周將維持利率不變,同時因就業市場強勁和通脹上升而保持鷹派立場。幾位經濟學家表示,本次會議將在“跳過”和“加息”之間搖擺不定,多數銀行預計美聯儲將讓市場為7月份加息做好準備。貨幣市場目前預計本月暫停加息的可能性超過70%,而降息預期被推遲到明年。[2023/6/12 21:31:48]

美國網紅瑪托就深得派托曼的真傳,去年11月,她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一條視頻,宣布出售“親自生產”的“罐裝屁”,每罐價格為1000美元。這場“實驗”極其成功,短短兩三天她就凈賺了20萬美元。

不過瑪托沒有派托曼的“放屁天賦”,她只能通過狂吃豆制品來提高“生產效率”。經歷了長時間的“催屁生活”后,瑪托因為腸胃不適被送到了醫院,并被醫生告知要服用一種抑制放屁的藥物。

美股短線走低,標普500指數跌1.79%:金色財經報道,美股短線走低,道指跌超2%,納指跌1.18%,標普500指數跌1.79%。[2023/3/16 13:06:31]

“賣屁生意”終結了,但很快她又找到了致富新世界:NFT。瑪托將之前存放屁的玻璃罐制作成了卡通圖片,放在了網站上售賣。這樣一來,她賺的錢翻了一番,連屁都不用親自放了呢。

可紐約導演亞歷克斯看了瑪托的操作,卻淡定地表示:“這都是我玩剩下的了。”因為早在2021年初,他就和朋友們錄制了放屁的聲音,并包裝成NFT的形式在網上銷售。隨后,這款“產品”的價格一路飆升,還有人花700美元買下了“尊享版”的放屁聲。

咱就是說,“屁”這種東西,有人賣可以理解,有人買才是真的無語。現實生活中,可能并沒有多少人愿意為“屁”買單,但在NFT的世界里,一些都變了,“屁”也可以被吹上風口,成為眾人哄搶的“香餑餑”。

BTC最后活躍3年以上的供應百分達到3個月高點:金色財經報道,據Glssnode數據顯示,BTC最后活躍3年以上的供應百分比剛剛達到38.949%的3個月高點。[2023/1/23 11:26:14]

那么問題來了,到底啥是NFT?這個詞啊,翻譯過來就是“非同質化代幣”,它是元宇宙的衍生品,你可以把它看成是類似于比特幣的“藝術品”。

鑄造一個NFT的過程,就是將圖片、音樂、視頻、文章等虛擬內容,存放在區塊鏈上。一個NFT作品由誰創作、誰買了、屬于誰,所有人都能看到,但沒法篡改。

每次交易,設計師都能從中分成賺錢,他們往往還會控制產品數量,比如隨便放個屁,并制作成NFT,它可是某人在某一時刻放的獨一無二的屁呢!因此,NFT也有極強的溯源性和稀缺性。

Revolut仍希望投資其加密貨幣產品:11月7日消息,Revolut首席執行官NikolayStoronsky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加密貨幣在2021年貢獻高達30%至35%的收入。現在這一比例還不到5%。從他的角度來看,這是非常可悲的。他認為加密貨幣在金融系統中有很大的潛力。Revoll仍希望投資其加密貨幣產品。(彭博社)[2022/11/7 12:26:26]

說白了,NFT就相當于在虛擬世界確立物權關系。舉個例子,去年球星庫里花18萬美元,買了一張NFT的猴子頭像,這就意味著,此猴子圖片只屬于庫里一人。要說別人截個圖自個兒拿來用,也行。可對于元宇宙來講,你只是使用了這張圖,并不是他的主人。

咱也不理解,為啥非要花錢買一張圖片的所有權?但許多人卻因此發現了新的商業機會。去年3月份,一群自稱藝術愛好者的人,直播燒掉了街頭畫家Banksy的作品《傻子》。

美國司法部對四起加密貨幣相關案件被告提起刑事指控:7月1日消息,美國司法部與聯邦執法合作伙伴宣布對 Baller Ape Club、EmpiresX、TBIS 和 Circle Society 四起不同案件中的六名被告提起刑事指控,指控涉嫌參與加密貨幣相關欺詐。報告指出,Baller Ape Club NFT 系列在公開發售后進行了 Rug Pull,Le Anh Tuan 和其同謀共從投資者那里獲得了大約 260 萬美元。加密貨幣投資平臺 Titanium Blockchain Infrastructure Services(TBIS)首席執行官和創始人 Michael Alan Stollery 被指控參與涉及 TBIS 首次代幣發行的加密貨幣欺詐計劃,該計劃從美國和海外投資者那里籌集了約 2100 萬美元。加密貨幣投資平臺 Circle Society 所有者 David Saffron 以欺詐方式從投資者那里籌集到約 1200 萬美元。[2022/7/1 1:43:40]

這幅畫的NFT瞬間成為了世界孤品,價格翻了4倍,最終賣出了247萬美元。有好好的畫作不要,非要整個虛擬的圖片,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誰是“傻子”。

NFT的屬性意味著,它能夠很輕松地被炒作到天價,眾多投資者立馬聞風而來。雖然這玩意兒看起來很像割韭菜,但已經有很多人大賺一筆了。

美國社交軟件推特的聯合創始人杰克·多西,把自己的第一條推特截圖做成了NFT,賺了291萬美元;NBA球星詹姆斯的投籃視頻也被做成了NFT,賣了10萬美元;去年暑假,英國的一個小男孩畫了一些像素畫,拍賣出了35萬美元。

2021年8月22日,波場幣創始人孫宇晨砸了50萬美元,買了一張NFT圖片。一個星期后,他又購買了一張NFT作品,當自己頭像,花了105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6775萬元,差不多抵得上北京20套房。

你笑孫哥人太傻,孫哥笑你看不穿。別忘了,孫宇晨本身就是搞區塊鏈和虛擬幣的,他買的頭像就是他自己的NFT項目,這一做法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資本家和韭菜加入到NFT游戲中來。真是光著屁股打狼,仗著膽子大,他就不要臉。

庫里、詹姆斯以及賣屁的瑪托,都是想趁機來撈一筆。畢竟作為“韭菜之鐮刀”,他們怎么會做賠本買賣呢?

在各方資本的操作下,NFT已經成為了當下最火的題材,它還被評為《柯林斯詞典》年度熱詞第一名。而虛擬的,就是溢價最高的,據統計,全球NFT的交易額已經高達97億美元,技術總市值為664億美元。

你說,這樣一個看得到摸不著的產業,為啥會有這么多人來買單?很簡單,有錢賺。

只要大家對某件事物形成共識,承認了它的存在,那這件事就變為了既定事實,即使沒有價值,也會被資本炒作的身價倍增。除非有一個一擊斃命的東西出現,強迫所有人相信這是個騙局,才有可能打破共識。

就像幾年前的比特幣一樣,剛開始沒有人去投資,可后來,隨著炒作的力度加大,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買比特幣可以賺錢,它的市值也就蹭蹭上漲了。

目前來看,NFT還沒有達到這個地步。因為它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沒什么卵用,撥開“泡沫”一看,是真的啥都沒有。曾經有人在研究NFT的時候,畫了一個豬頭測試,結果就被拍賣到了2000人民幣,你能說這是藝術嗎?

那些花幾十萬上百萬美金來買NFT產品的人,要么是投機者,想大賺一筆,要么就是想割韭菜的人,不斷為其造勢。只可惜,這玩意兒很難讓人類達成共識,富人和投機者只是在互相割韭菜,因為世界上沒有那么多傻子。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花大錢去買個“卡通屁”圖片,畢竟一個真實的屁還能燃燒,一個“數字屁”能干點啥呢?

Tags:NFT比特幣區塊鏈NFT價格NFT幣比特幣中國官網聯系方式40億比特幣能提現嗎比特幣最新價格行情走勢區塊鏈工程專業學什么區塊鏈存證怎么弄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

世界幣
GDP:瑞士有多美?進來看看

瑞士的全稱是瑞士聯邦。它是中歐國家之一,北鄰德國,西鄰法國,南鄰意大利,東鄰奧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以高原和山地為主,有“歐洲屋脊”之稱.

1900/1/1 0:00:00
比特幣:誰把上千萬的豪車買斷貨了?

經濟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口紅效應。即每當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這是因為口紅兼具低價和粉飾作用,能給消費者帶來心理安慰。所以這也叫「低價產品偏愛趨勢」.

1900/1/1 0:00:00
BTC:外交部回應朝鮮半島終戰協議一事

12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朝鮮半島終戰協議一事提問。外交部發言人:不了解FTX創始人行賄中國官員近4000萬美元的情況:金色財經報道,美國聯邦檢察官當地時間周二公布.

1900/1/1 0:00:00
以太坊:比特幣與以太坊:有什么區別?

比特幣與以太坊:概述 以太坊網絡的加密貨幣以太幣是僅次于比特幣的第二大最受歡迎的數字代幣。作為市值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幣和比特幣之間的比較是很自然的.

1900/1/1 0:00:00
加密貨幣:全球首個加密貨幣交易中心將現身直布羅陀?西媒發出警告

來源:參考消息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近日發布的題為《直布羅陀:從避稅天堂到加密貨幣交易中心》的文章稱,據英國《衛報》報道.

1900/1/1 0:00:00
元宇宙:從綠色金融到元宇宙:對技術的想象越迷人,我們就越需要警惕

從Facebook更名為“Meta”,從COP26、碳中和到綠色金融、ESG成為后疫情時代的投資風口,技術再一次成為構想未來生活的一次集體狂歡.

1900/1/1 0:00:00
ads